摘要:眼下俄乌冲突加剧,乌克兰首都基辅周边已经爆发了激烈战斗。不由让人想起了八十一年前的年,在基辅周围同样发生过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歼战,最终战斗民族全军覆没,损失惨重,仅被俘的就有66万人,创下了战争史上的记录。
眼下俄乌冲突加剧,乌克兰首都基辅周边已经爆发了激烈战斗。不由让人想起了八十一年前的年,在基辅周围同样发生过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歼战,最终战斗民族全军覆没,损失惨重,仅被俘的就有66万人,创下了战争史上的记录。
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代号“巴巴罗萨”的军事行动,全面入侵苏联。
德军投入个师又2个旅,再加上芬兰、罗马尼亚、意大利等仆从国的29个师又18个旅,总兵力约万人,装备约辆坦克、4.7万门火炮和约架飞机,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兵分三路,分别进攻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
由于斯大林始终不相信德国会在年进攻苏联,对各方面传回来的德国即将进攻的情报和警报,都认为是在挑拨离间,所以几乎没有任何战争准备。再加上之前的大清洗,苏军中大批有经验有能力的军官被清洗,因此苏军的总兵力虽然超过万人,装备坦克辆,飞机架,看起来数量雄厚,但实际战斗力比德军差远了。
战争爆发后,从6月22日至7月9日,在短短18天里,德军在西北方向推进至公里,在西方方向推进至公里,在西南方向推进至公里,占领了拉托维亚、立陶宛全部、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达维亚的大部,逼近了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和基辅,苏军有28个师被全歼,70个师损失过半,伤亡约20万人,被俘约30万人,损失火炮0门、坦克辆、飞机架。
第一阶段边境作战结束后,德军随即马不停蹄开始第二阶段作战,继续向苏联纵深腹地进军。
7月15日,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因此苏军迅速投入了20个师的预备队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实施了反击,还在战争中第一次使用了后来闻名遐迩的喀秋莎火箭炮,反复的拉锯争夺一直持续到8月初,为强化莫斯科的防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就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激战正在进行的时候,德军高层对下一步作战的战略方向产生了很大分歧,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尽管兵分三路,但还是有主次之分,中路莫斯科方向是主要方向,因为集中了德军“闪击战”核心力量4个装甲集群中的2个。但是“巴巴罗萨”计划本来就是德国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相互妥协的结果,既满足了最高统帅部三路进军的要求,也实现了总参谋部以莫斯科为主攻方向的愿望。但是希特勒的着眼点始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