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爱心救助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世界读书日
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大师们。
罗丹美育在推广儿童美学教育的同时,致力于推广儿童阅读及周围的人一起读书,让我们一起享受阅读,享受爱,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01
和“少年”一起成长
美术老师分享
好像所有的喜欢都是从羡慕开始的,小时候看别人画画很好看,就心动羡慕了。喜欢看书,也是因为喜欢看插画。真正与绘画有密切交集是高中、大学时代。毕业之后带着热情和期待来到罗丹,幸福的是工作依然有绘画相伴,那时画室书籍也很喜欢,前台的休息区有一些绘本类的书和绘画相关种类的书。
转眼快五年了,刚来喜欢上这里是因为美丽的画室环境和罗丹的教学理念。后来这种喜欢慢慢变得深厚的原因是它一直在成长,宛如一位青春少年,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不断挑战自己。和罗丹在一起也越来越有明确的方向,脚踏实地,想要珍惜每一个当下,也憧憬闪光的未来。
今年罗丹22岁了,它陪伴着我成长,我也在见证着它的成长,让我看到罗丹绘画教育理念和绘画教学上的契合!从美术馆到小水滴阅读馆和美术馆的结合,也让我看到这个更加充盈和成熟的“青年”。书籍量的细化分类,优质书籍,也给了我们更加优质的阅读体验和绘画灵感的交融。绘画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它需要摄入大量的“创意养分”,而这些养分的汲取方式有主动和被动的,书,刚好是很主动的汲取方式。
对于孩子而言,绘本是兼具色彩认知、图形认知、语言认知的。影响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绘画课堂上耳濡目染,在绘本里浸润徜徉,孩子们的感官和思维会被打开,那些天马星空的创意才会慢慢和现实世界碰撞出新的火花来。这,也是白老师做阅读馆和美术馆结合的初心之一。
每次家长在外馆看书等待孩子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很安心,因为她们没有被手机捆绑,而是主动选择阅读来度过等待孩子绘画下课的时光,这种好样子,是我们期待的,也是给孩子们带来最真真切切的直观好榜样!好的家风如此,好的社会风气亦是如此!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邀请了几位馆里的绘画学员家长来分享,这些孩子每次画完画都会去外馆厅看书,我记得洪志镐小朋友特别喜欢看海绵宝宝,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他的画面中出现了海绵宝宝,那种喜悦是洋溢的。还有每天坚持看书打卡天的杨梓辰小朋友,还有崔家爱看书的姐妹花,一人沉醉于一隅看书不亦乐乎的多多小朋友......好了,不多说了,让我们来听听TA们在画画和其它兴趣之余,是如何爱上阅读的吧!
02
爱上阅读的亲子时光
家长分享
成为母亲以后,我开始给儿子读书。与他一起阅读的生活习惯延续到现在已经有六年了。这并不是说我有多么能坚持,而是,和他一起阅读,我也逐渐感受到阅读带给我的喜悦与满足。
我和她的阅读是从罗丹美术馆开始的。每天晚上睡觉前,就是我和儿子在一起的亲子阅读时光。起初,我并不知道要读什么,什么是适合孩子阅读的好书。我给儿子读的第一本书是朋友送给她的《海绵宝宝》这套绘本启蒙书她很喜欢。读着读着,这扇阅读的大门就向我和她敞开了。
快乐,是阅读的前提。
每晚,睡前。一盏台灯下,我俩坐在床头,我开始读书给他听。他会凑过来,倚靠着你,会专注地看着图画书,会意地微笑,或者开心地大笑,或者偶尔会问一两个问题。更多的时候,当你读完一整本书,他会紧接着来一句:“还要听一遍”。我记得我给她读得最多的是那套《不一样的卡梅拉》即使我读得口干舌燥,他也不肯放过我。
和他一起阅读,我没有刻意让儿子认字,在我看来,枯燥的认字,其实很没有意思。那种急于为了跟上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识字,对孩子的认知并不会有益,甚至连阅读的兴趣都会没有了。按照规律,等他对文字敏感了,再开始认字会水到渠成。
我也没有问任何问题,除非他问我。我在想,如果读故事的人没有那么多条件和想要的结果,没有那么多的问题和想告诉他的道理,只是发自内心的读给孩子听,绘本里的语言一定可以传递到孩子心里。没有急于让他识字,奇怪的是他慢慢认识了很多字,词汇量也非常大,常常说出让你意想不到的句子。
读的多了,对绘本的选择他便有了自己的喜好。我偏向于像《阿春奶奶的手》、《小黑鱼》等,这类大人读了也会觉得意味深长的作品。而他更喜欢《不一样的卡梅拉》、《十四只老鼠》、《幸福的小土豆》……这类成系列的绘本。我是读者,他是听众,读者服务于听众,他喜欢就好,那些带着深意的绘本迟一点带给他又何妨呢。
有时候故事读完,我看她仍沉浸在无限的遐想里,他是否在想:呵,这就是我的世界啊。你不去打扰他,每天给她读就好了。有时候,你累了,困了,想偷个懒,“今晚就不读了吧”“不行”她嘟着小嘴,很生气的样子。他怎会放过你!这时候他已经慢慢地享受和你、和绘本在一起的时光了。
03
想做你的“知识导游”
崔曦文爸爸分享
只有选择好书,才能让你家孩子爱读书!
为孩子选择适合阅读的书,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发现日常的知识点是引子,我们与自己家孩子互动玩耍的时候,一定要走心,要做一个有“目的性”的“知识导游”的角色,揣摩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找到兴趣点后要及时安利知识点,引发孩子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探索欲和求知欲,这个过程像极了一个居心叵测带旅客疯狂购物的“黑心导游”。
你知道我们中国字是怎么来的吗?你想不想知道老祖先是怎么记录的,为啥我们叫炎黄子孙,为啥不能吃糖,日常故意寻找和发掘问题,努力引导孩子在书里找到答案。当好“知识导游”,带着问题去看书,让孩子养成在书中找答案的习惯,尝到读书的乐趣,不间断强化阅读习惯,让孩子尝到读书的甜头,不久你会发现书籍其实就是精神嗜好品,与香烟、酒精、茶叶、糖没啥区别,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舍弃。
同时家长的示范引领也很重要,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爱学习,爱读书的一面,自己去玩手机却让孩子好好读书是没有说服力,也是很不公平的,育人育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好,总结一下,家长要陪着孩子选择喜欢看适合孩子看的好书,当好知识导游,不间断重复强化阅读乐趣,做好引导示范,这样就一定会让你的娃爱上阅读。
04
阅读“不小心”成了坚持的事
说起阅读这个问题,我觉得好多家长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让孩子能够坚持并有效地阅读。其实为了这个问题,我也苦恼过。记得孩子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好多家长都在讨论孩子认字,阅读的问题,步入小学会因为不识字,不会阅读而面临的各种问题。悄悄在一旁的我,那个时候也是有些着急了,回到家以后,没有任何理由的去买一堆书回来,然后陪孩子逛各种书店。当时我的认为就是,把孩子放在有书的地方就可以了,可是当把书真正放在他面前的时候,事情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了。孩子竟然把书当玩具一样,看一眼,玩一下,然后丢一边了。事情发生了,当时特别苦恼的我,深深的思考了好多好多,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
我就去问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她的建议是“陪伴”,试着每天抽出来20分钟左右陪着他读,慢慢地适应!最后我成功的采用了陪读的方式去引导他,把读书变成游戏的方式去陪他玩,陪他读,一直到他真正的主动去翻书,看各种各样的书,也爱上了阅读,目前为止孩子已经自己坚持了天,把之前每天的心酸变成一点一滴的快乐……
05
润物细无声
儿子今年八岁,读二年级。不知不觉中,从幼儿时期到小学时期,陪伴孩子读书也有几年了。从带拼音的《幼儿画报》到后来的《动物世界》、《安徒生童话》,再到后来的《爱的教育》、《三字经》、《弟子规》等等。一路走来,这些书籍都让我们受益匪浅,并从中感到了读书、读好书的快乐和幸福。读书,能净化心灵,是一大幸事;陪孩子读书,能培养亲情,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品读过程中,孩子不但能学到许多知识,还能从中明白许多道理。潜移默化中真善美、假恶丑,在孩子的心中已经有了一杆秤,形成了评判的标准。和孩子一起看书,能够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增进对他的了解,在共同阅读的同时,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我觉得,孩子读书不在于能够记住多少知识,关重要的是把阅读养成为一种习惯,让他在潜意识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懂得人生的道理,学会感恩。在传授给孩子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了他拥有健全健康的人格,心智方面的教育会使他受益一生。
静对好书成乐趣,闭看云物会天机。读好书,好读书,伴书为友。世界因阅读而和谐,文化因阅读而交融,生活因阅读而充实,生命因阅读而精彩!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座图书馆!
#我们都是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