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统治中,由于缺少了行政管理体系,

引言

波斯帝国统治中,由于缺少了行政管理体系,导致控制地方变得困难——征税是行省总督的重要职责。大流士为各行省确定了纳税额度,以取代居鲁士和冈比西斯统治时期不固定的赠礼,这种纳税额度同对土地的丈量结合起来,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以金银的形式缴纳。

波斯国王给所有向他纳贡的国家领袖下命令,要他们提供维持一定数目的骑兵、弓箭手、投石手和轻步兵的经费,这些军队的经费都是由负有这种责任的总督征收的。

税费征收

国王会亲自或派代表进行考察,总督只要能向他证明他们那里的人烟稠密,土地耕种得好,并且当地的树木和谷物丰足,他就拨给他们更多的领地,给他们赏赐和爵位。如果他看到有的地方无论是由于管理不当,或是由于轻视职守,或是由于粗心大意而使生土地荒芜,人烟稀少,他就惩罚总督并派别人代替他们的职务。

大流士引入的新税制确实能够保证赋税能够上缴给帝国,然而却不能保证地方统治者不对臣民任意加派,任由行省总督在行省掌握财政大权,总督可以任意征收赋税,对行省臣民进行压榨,上交给中央的赋税之外的这些钱就用作军费等途径,为起兵造反提供了财力支持。

由于既不存在由数个行省组成的军事组合体,也不存在这样的财政专区,行省中也没有与行省总督平行的负责管理其他方面事务的官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行省总督掌管行省内部的一切事务,是当地的最高权威。

在波斯帝国的行省内部,有许多非波斯的地方统治者保持着权力,也有一些波斯人被任命为非波斯人地区的长官。

例如埃及,它在内部仍然保留了诺姆,其中一些诺姆由波斯人统治,另一些则由当地人统治。又如在小亚细亚,当地的希腊城市也由它们当地的统治者管辖,在公元前年之前,这些城市由受波斯支持的僭主统治。

此后波斯人也在当地扶植寡头政体,此外塞浦路斯和腓尼基也保留了当地的国王,在公元前年左右,有一些波斯人在小亚细亚担任城市地方长官。在行省总督和地方统治者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等级结构。

尽管与之相反的观点可以在大流士统治时期的阿巴纳哈拉省的情况中找到根据,这个行省的总督驻扎在阿勒颇附近,行省中的撒玛利亚、耶路撒冷以及阿曼等地都有当地人担任长官,并与行省总督建立了行政联系,与这个行省中的情况类似,帝国各地都有许多地方的朝廷在行省中继续存在。

小亚细亚的一些城市中有波斯人担任长官,即使有当地人做统治者,也要任命波斯人担任长官,这也似乎证明了地方政府是波斯行省中的一级正式行政单位。

然而对于行省中的当地人统治者而言,他们与总督之间不能被证明存在着上下级关系,至于由波斯人担任的城市长官,本文认为它们不同于正式的地方统治者,而只是暂时派驻在当地执行某种临时任务的官员。

例如,希罗多德提到,一名波斯官员桑多西斯曾经担任埃奥利斯海岸的城市库麦的长官,然而,同样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此时库麦正是波斯舰队的主要基地,而桑多西斯则是波斯的军舰指挥官,他作为库麦长官应该只是负责处理舰队相关的问题,并没有取代当地人的统治机构而成为行省总督的正式下属。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和行省总督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行省中是有驻军的。在学术界对于波斯军队在小亚细亚的驻扎地进行了研究,铭文和当地发现的考古资料为我们提供了证据。

行省中的驻军数量

考古资料显示,在小亚细亚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波斯式或希腊-波斯混合式的建筑、浮雕或绘画风格,以及带有阿赫美尼德王朝标志的希腊-波斯混合式的物品,它们说明了当地有波斯军队驻扎。

波斯军队在行省中往往驻扎在平坦或肥沃的地带,能够对于周边地区能够实现很有效的控制,希罗多德所说的王家大道所经过的正是这样的地区。

然而对于更偏远的地区,帝国却不能时刻保证它们不受到入侵者的困扰,这种现象随着帝国的衰落而愈演愈烈,它经常不能有效地阻止诸如比提尼亚人、麦西亚人、皮西迪亚人等山地居民入侵周边地区,而常常只能对他们进行惩罚性的远征。

波斯帝国为了维持对行省的统治,在行省中派驻了军队,然而这种驻军的规模是不大的。但有观点认为行省中有大量的波斯军事力量存在,这主要依据了希罗多德提到的关于埃及需要为驻扎在孟菲斯的白堡的波斯军队提供12万单位的小麦这一记载,便以此估算了波斯军队的人数。

从而得出了上述观点,它的一种极端结论甚至认为波斯男子主要作为军事人员驻扎在帝国各地。然而希罗多德的这一记载是不可靠的,根据德摩斯梯尼的记载,可以发现在当地的波斯军队只有人,且其中可能包括许多当地人,因此笔者认为行省中的波斯军队只是驻防军而非野战军。

这一观点也可以从公元前年的爱奥尼亚起义中得到证实,当时萨迪斯的驻军确实试图阻止希腊军队离开以弗所,然而结果却是萨迪斯本身被占领和焚烧,由此可见波斯行省中的军事力量不是很大。

根据上述分析,民政、军事和财政的权力都集中在总督一人的手里,并没有独立于总督的军事和财政系统,这样看来,波斯的行省制度还是很原始的,特别是与罗马帝国的行省制度相比,它的组织结构没有完全分化成不同的独立系统。

此外总督的权力和行省中地方贵族的权力是平行的,在行省里有许多地方贵族继续统治他们的臣民,他们和总督没有明确的级别关系。行省驻军数量较少,战斗力也不强,也无法对偏远地区进行有效控制。

行省总督的威胁

在波斯帝国兴盛时代,来自行省总督的威胁便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例如冈比西斯死后,他留在埃及的总督雅利安德斯便发动了叛乱,直到大流士一世将其镇压。随着波斯帝国走向衰落,来自行省总督的威胁更大。

公元前4世纪,帝国对行省总督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总督职位世袭的现象开始出现,许多总督都成为了行省中半独立的统治者,有时波斯国王甚至不清楚他的总督是否处于叛乱状态。其中一些地方王朝甚至在亚历山大之后仍然能够进行统治,例如在本都、卡帕多西亚和亚美尼亚的王朝就是这样。

在阿赫美尼德王朝后期,行省总督本身也成为对帝国的危险因素。由于波斯帝国设立行省的目的基本只局限于对行省进行控制和掠夺,因而不重视保障行省居民的利益,而任由行省总督在行省掌握大权。

例如在埃及,一切案件最多只能上诉到行省总督那里,以至于国王对行省内部的问题实际上采取了放任态度,总督非常容易利用这种机会扩大自己的权力。行省总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和行省中的臣民合作来反抗帝国中央,比如,埃及的最初两次暴动都有总督雅利安德斯和费伦达特斯参与。

总之,波斯帝国统治中出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特征。国王虽然权力巨大,拥有无上的权威,但是帝国制度不完善,缺少从上到下的行政管理体系。

官僚体系不发达,国王在宫廷缺少有力的机构来帮助他对地方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帝国中央又缺少对地方控制的有效措施,仅仅依靠国王的权威来对总督进行控制,导致中央无法有力的控制地方,中央与地方关系松散。

行省总督权力过大,集军权与财政大权于一身,权力巨大,国王虽可以任命行省总督,但是对行省内部事务却无法进行有效的干涉,再加上帝国在行省缺少驻军,总督又可随意征兵,行省相当于半独立的王国,地方共同体也处于自治状态,最终导致帝国的中央集权并未能够特别有效的控制地方。

结语

总的来说,小居鲁士与国王的战争使得埃及人借此机会稳固了自己的王朝,埃及甚至在法老安科里斯的统治下称霸一方,将自己的控制力延伸到埃及之外的利比亚。直到公元前年左右,阿尔塔薛西斯二世才腾出手来试图重新占领埃及,但并未成功,直到公元前年,阿尔塔薛西斯三世才又一次占领了埃及,埃及再次被波斯统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tailongg.com/ewfj/11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