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中亚国家,边境纠纷剪不断理还乱

特约撰稿丨杨子桐任治亚编辑丨朱郑勇

5月1日,随着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签订停火协议,两国间持续了四天的边境冲突终于落下帷幕。吉塔两国也将于5月下旬举行会议推动解决边界问题。然而,回顾本次冲突可见,吉塔边界问题历史因素与现实利益纠葛缠绕,剪不断理还乱,前景难言乐观。

4月29日,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边境爆发了两国独立以来最激烈的军事冲突。本次冲突的起因系塔方人员不顾吉方反对,于28日在两国争议地区巴特肯州科塔什村“源头”(Головной)水库的电线杆上安装摄像头,双方居民因此发生口角并升级为肢体冲突。近年来,吉塔边民冲突并不少见,但边防军和地方官员通常会及时赶到并平息事端。该事件起初似乎也按照这一惯例平息下来,但随着29日双方军队在取水口利用迫击炮、机关枪和冲锋枪等武器激烈交火,形势迅速升级为武装冲突。

塔军随后在边界地区的多个地段同时发起进攻,袭击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十余个村庄。作为反击,吉尔吉斯斯坦攻占了塔吉克斯坦的一个边防哨所,并对后者的部分村庄发起攻击。但总的来说,吉尔吉斯斯坦在本次冲突中蒙受的损失远大于塔吉克斯坦。经过两番停战开战,5月1日晚,两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签署了停火和联合检查边界地区部队以督导其进一步撤离到永久部署地点的议定书,局势才最终得以缓和。为期四天的军民冲突共造成吉方36人死亡、人受伤,塔方19人死亡、87人受伤,系30年来两国人员伤亡最惨重的一次边境冲突。

一、常见的缘由与罕见的烈度

这次冲突远非吉塔两国首次在边境地区兵戎相见,过去12年间,两国围绕边境问题爆发的冲突事件超过起,几乎每个月都有发生。

冲突的原因主要为苏联时期划界不合理遗留的边界领属问题和该地区长期存在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吉塔两国的边界长约公里,其中公里处未勘定状态,争议地区多达70余个,且多为平原地带的居民点,故极易爆发冲突。此外,吉、塔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早在和年,吉尔吉斯斯坦阿克赛村的居民与塔吉克斯坦飞地沃鲁赫的居民就两度因用水问题发生争执,本次冲突同样爆发于该争议地区。吉方主张因“源头”水库当年为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出资建造,故理应归吉国所有。塔方则根据-年以及年的地图,认为该水库位于塔吉克斯坦境内。如今,由于水库归属尚存争议且吉、塔互不信任,目前双方均在该水库附近安有摄像头,以监控对方的用水情况,本次冲突之初,塔方人员安装摄像头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尽管吉、塔此次边境冲突的缘起难逃窠臼,但其相较于以往冲突事件表现出的升级速度快、冲突烈度大、爆发时机巧等特点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tailongg.com/ewfj/8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