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桥
当地时间6月3日,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成功举办第十九届世界大学生和第十三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比赛亚美尼亚赛区线上决赛。来自亚美尼亚埃里温国立大学、斯拉夫大学、“布留索夫”国立大学等5名大学生选手,29中学、中亚友谊学校、法语学校等多所中学的6名选手,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决赛。
比赛现场
本次大赛由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主办,我校亚美尼亚埃里温“布留索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承办。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田二龙先生、“布留索夫”国立大学校长卡莉奈·哈鲁秋尼扬(KarineHarutyunyan)女士、亚美尼亚埃里温国立大学外事校长阿尔图尔·伊思拉伊良(ArturIsrayelyan)先生、俄罗斯-亚美尼亚大学(斯拉夫大学)副校长卡基科·萨尔基相(GagikSargsyan)先生、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婵娟女士,外方院长戈尔·萨尔基相(GorSargsyan)先生、亚美尼亚中小学校长和代表、孔子学院师生共计90余人出席了本次决赛。
田二龙大使致辞
在开幕式上,田二龙大使致辞说:“受疫情影响,大家在居家隔离阶段仍旧坚持学习汉语、认真筹备汉语桥比赛,充分体现了对汉语言文化的热爱,也体现出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新冠病毒虽然对中亚两国各自发展、两国双边合作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患难见真情,中亚两国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相互理解,彼此支持,共克时艰,谱写了两国关系的动人篇章。疫情结束后,中亚两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需要更多精通语言文化、善于沟通的人才。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文化是沟通的纽带。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希望同学们继续坚定学好汉语言文化的信心。预祝比赛选手能够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预祝比赛圆满成功!”
中学生选手
大学生选手
决赛评委
决赛由中国国情与文化知识笔试、才艺展示、中文演讲和即兴问答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中国国情与文化知识笔试已于5月27日通过ZOOM云视频会议平台线上举行。在才艺展示部分,选手们各显其能,精彩纷呈。他们身着中国传统服饰,通过优美动人的中国民族舞蹈、音色柔美的中国民族乐器、深沉悠长的中国民歌、古朴淡雅的中国画,以及用西洋乐器弹唱中文歌曲,表演汉语脱口秀、绕口令、单口相声、川剧变脸等,抒发了对汉语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在主题演讲环节,选手们围绕“追梦中文,不负韶华”、“天下一家”的主题展开演讲。选手们各抒己见,分享了他们与汉语结缘的故事、学习汉语的心路历程、对中国的向往与热爱。多数选手的命题演讲和即兴问答都能做到发音标准、字正腔圆。
川剧变脸
国画展示
演奏巴乌
最终,来自法语学校的江尔杰(ArtyomMuradyan)和来自“布留索夫”国立大学的林娜(LidaPapikyan)分别摘得了中学生组、大学生组的桂冠。来自中学的沈伟阳(SamvelPetrosyan)、“布留索夫”国立大学的安娜(AnnaMkrtchyan)分获中学生组和大学生组二等奖。来自中亚友谊学校的莉莉(LilitHovhannnisyan)、斯拉夫大学的天礼(VarazdatKhachatryan)分获中学生组、大学生组第三名。来自中亚友谊学校的安娜(AnnaPetrosyan)、亚美尼亚埃里温国立大学的米雪(MelineTer-Barseghyan)分获中学生组和大学生组“最佳口才奖”。来自艾布中学的吴双(NaneYengibaryan)、斯拉夫大学的赵文静(ChorievaKristina)分获中学生组和大学生组“最佳才艺奖”。来自29中学的玛丽(TamaraJulfayan)获中学生组“最佳人气奖”。
中学组冠军江尔杰
大学组冠军林娜
颁奖完毕,“布留索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校长卡莉奈·阿鲁秋尼扬女士表示:孔子学院创新汉语桥比赛形式,活动举办得很成功。她衷心祝贺选手们取得了好成绩,感谢孔子学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选手们也纷纷通过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