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咋到-第比利斯
(一)
●●●●
日期:8月22、23、24日
行程:埃里温-第比利斯(Tbilisi)
关键词:过关、第比利斯、圣妮诺女子修道院(SamtavroMonastery)、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SvetitskhoveliCathedral)、季瓦里修道院(JvariMonastery)、SioniCathedral
8月22日
从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有三个方法:飞机、火车、汽车。坐飞机的话不用一个小时就到了,火车从下午出发到达第比利斯要凌晨了,我当然选择最便宜的汽车过境了。在埃里温汽车站每天早上8:30都有班车前往第比利斯,所以起了一个大早,收拾完毕赶去汽车站。因为错过了汽车就得去搭火车了。
其实今天心情是忐忑的,原因是格鲁吉亚的签证问题。在一年前,格鲁吉亚对中国人还是可以执行落地签证的。但是由于落地签政策导致中国人前往格鲁吉亚当黑工的人越来越多,格就取消了落地签证改为需要电子签,而没有听说过有人成功获得电子签的。幸好的是在这行程出发前一星期,格又发布新政策如持有OECD成员国有效签证可以免签。格的签证政策真是五时花六时变,根据最新文件我有韩国5年签证,那就可以免签了。
但因为是新政策,我担心并不是所有口岸都会执行,这就是忐忑的原因。果不其然在出亚美尼亚边境时,边境人员对于我没有格鲁吉亚签证可以入境格鲁吉亚表示怀疑,我向他解释了几次最后问了我5次“Areyousure?”我都斩钉截铁的回答可以后,才在我护照上盖上离境章。
好了到了格鲁吉亚入境处,我担心的事情出现的。工作人员对于我持有韩国签证可以入境表示怀疑,问长问短的问了一大堆。我向他解释说这是你们格新下发的政策,他半信半疑的打电话给值班领导要求查看文件。等了一会,另一个工作人员拿了一份文件过来认认真真看完文件后,很心不甘情不愿的盖上入境章。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心想业务这么不熟怎么上岗呢,我比你还清楚。不管了,反正是到了格鲁吉亚了。
-格鲁吉亚入境章-
过了口岸地形和亚美尼亚那边逐渐不一样,没有了弯弯曲曲的山路。而是一条大路直接通第比利斯,大概再坐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
-第比利斯的景观-
接着还是循例介绍一下格鲁吉亚,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格鲁吉亚是斯大林的故乡。而且格鲁吉亚是一个有特殊文化的古国,位于欧亚两洲交界之高加索山地区,在黑海沿岸,古代希腊称之为哥哲斯及伊比利亚两王国之地,是希腊神话英雄伊阿宋寻得金羊毛之地,因此地古代产金。
年俄国革命,格国即宣布独立。年德国、奥斯曼帝国和英国军队侵入格鲁吉亚。年2月25日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2月,阿布哈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格鲁吉亚。年3月12日,格鲁吉亚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于同年12月作为该联邦成员加入苏联。年12月5日,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年4月9日正式宣布独立,独立后国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年8月24日该国通过新宪法,国名定为“格鲁吉亚”。曾为独立国家联合体的一份子,年8月与俄罗斯发生了为期5天的战争后,于8月14日格鲁吉亚决定退出独联体。
-格鲁吉亚国旗-
但我觉得格鲁吉亚挺悲催的,因为在它本来不大的国土上,有两个地区自己独立出去了。如果有看亚美尼亚篇有关“卡拉巴赫”的里面有提到过四个自己独立的国家,四个独立国家中有两个就是从格鲁吉亚分离出去的:阿布哈兹(Abkhazia)和南奥塞梯(SouthOssetia)。这里先按下不表,因为这次行程没有安排去这两个地方。
在青旅安顿好后迫不及待的到第比利斯路上逛逛。午饭就在M记解决了,在格的M记居然比天朝的还贵,差点吓死宝宝了。在M记对面就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上立着一个纪念碑。
-小广场-
在马路对面有一辆几层楼高的的自行车。
-巨自行车-
-自行车-
经过“大自行车”后沿着道路一直往下走,看到路边有很多贴海报的地方,基本都是乐队、音乐会的海报。
-海报墙-
-贴得满满的-
一路沿着大街走在这第比利斯的新城内看到了许许多多欧式的建筑。
-阳台-
-Rustaveli大街-
-这栋大楼很大,现在仍作为酒店,建于多年前-
-布满雕刻的外墙-
在大楼楼下,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演奏乐器或是戴着面具形态各异的小雕塑,很可爱。但大部分都被人涂红了下体,可惜。
-戴面具的小人-
-滑稽的表情-
-经过橱窗不忘臭美-
-Rustaveli大街-
走了不久路边就有一个教堂,名字叫KashvetiChurch。
Kashvetichurch是由建筑师L.Bilfeldt根据中世纪Samtavisi大教堂而设计的,并于年和年间建造的。建造资金是由贵族和资产阶级提供的。教堂里的壁画是由著名的格鲁吉亚画家LadoGudiashvili于年画的。
Kashveti是“石头”的意思,相传十三世纪一位神职人员被指控他在第比利斯是一位妇女怀孕了,那位神职人员一直否认。指控他的人预言,当妇女生下了一个石头将证明他的罪证。结果那肯定是妇女生出了一个石头,所以这个地方获得的名为“Kashveti”。
-Kashveti教堂-
-正面-
-外墙上的十字架-
-教堂门口买蜡烛的小店-
小店里不止是买蜡烛,还贩卖一些十字架、耶稣圣母的画像、书籍等。东西都很精美。
-刚提到了,教堂的比划是大师所画,很漂亮-
-教堂内部,由于在做礼拜不能拍更多照片-
在教堂出来,就在斜对面就是格鲁吉亚的国会。
-格鲁吉亚国会-
在国会的旁边也有一座老建筑,建筑前有两尊雕像,没有任何资料,可能也是政府机关吧。
-远眺的雕塑-
在第比利斯要过马路基本上都是走地下隧道,所以地下隧道奇多,基本没有斑马线。在地下隧道里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
-隧道里的小狗-
在沿着大道往下走就到了著名的自由广场了。随便交代一下,来第比利斯前早听说城里全覆盖公共wifi的。果不其然,只要在第比利斯主要城区内,手机都可以收到“TBILISILOVEYOU”的wifi。
自由广场位于第比利斯市中心,始建于19世纪沙俄统治时期,原名埃里温广场。苏联时代改名列宁广场,年格鲁吉亚宣布独立,改名自由广场。广场中间是圣乔治屠龙圆柱。广场周围建筑多数建于沙俄和苏联时期,包括第比利斯市政厅,格鲁吉亚国家美术馆,万豪酒店等。
-自由广场-
-屠龙柱-
-广场上的喷水池-
在新城区走够了,那就走进巷子看看第比利斯的老城区。
-巷子口-
-老城区巷子-
在老城区里有很多民居、青旅,除了居住了当地的居民和世界各地的旅客,还有无处不在的动物。
-在垃圾箱上的小猫-
猫一直看着我,一点没有害怕,我对他越走越近,来张大头照吧!
-大头猫-
有猫当然要有狗拉。
-小白狗-
别看他一脸忧郁的样子,其实是一个贪玩的二货。
-“陪我玩”脑补配音-
说是老城区真的很老,有些房子是木头建的,有些是砖木结构的。有些看起来都已经摇摇欲坠了。
--
--
-转角-
--
-老城大本钟-
在老城区里因为有很多青旅、旅馆,所以餐馆酒吧也很多。
-这家cafe连去两天都没有吃上-
走到一个很有历史的教堂AnchiskhatiBasilica,可惜天色已晚已经关门了。该教堂于年被重建,从15到17世纪曾多次因格鲁吉亚和波斯人和土耳其人之间的战争而毁坏。临近Anchiskhati教堂的砖钟楼是由CatholicosDomenti年建成。在苏联时期,在Anchiskhati大殿所有宗教仪式被停止,建筑改造成一个博物馆的工艺品。它后来被用来作为一个艺术工作室。直到年,格鲁吉亚独立后该教堂恢复宗教用途。因为关门拍不了,在网上找了一图。
-此图来自互联网-
-门上的画-
-教堂外的柱子-
-教堂里的猫-
-教堂的窗-
逛着逛着天色已黑,我决定去第比利斯唯一的上山看看这城市的夜景。
-画廊橱窗-
走过人行桥,跨过库拉河就可以上山了。
-忘了叫什么桥了-
在高处,第比利斯夜景一览无余。
-夜景-
--
-远处的大教堂是第比利斯最大的教堂,后面会说到-
--
-刚走过的人行桥-
下山后回酒店休息,喝喝小酒。格鲁吉亚是红酒的产地,价格很便宜块以下就有交易,而且很好喝。所以在这里几乎每晚都是熏熏的。
8月23日
今天安排的是前往第比利斯附近的一个小镇-姆茨赫塔(Mtskheta)。姆茨赫塔古城有年的历史,曾是格鲁吉亚土地上最古老的王国---伊比里亚的都城,在这里发现了大批圣殿、墓地、古建筑遗址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防御工事。城中遗留下一批古代建筑和11-13世纪的大教堂,最著名的有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据说保存了耶稣的披风)和季瓦里修道院(JvariMonastery)。它是整个格鲁吉亚艺术、文化和宗教中心,整个城市沿袭了11世纪拜占庭时期圆屋顶和十字形平面的建筑风格。在年,全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现在主要的看点是三个教堂,其中圣妮诺女子修道院、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和季瓦里修道院。而今天我只去了其中的两个,另外一个季瓦里修道院实在不近,对教堂也审美疲劳就没去了。
在第比利斯前往姆茨赫塔可以搭乘地铁到汽车站,转乘汽车前往。
-地铁站-
-又是深入地下的地铁-
小镇里第比利斯不远,大概半个小时车程就到了。下车走几分钟就是SvetitskhoveliCathedral。这教堂外建起了少见的高高的围墙,这是有原因的。
-进入教堂前首先进入这大门-
-教堂-
公元1世纪的一天,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在耶路撒冷庆祝犹太教的逾越节,可早已看他不顺眼的犹太教祭司长在叛徒犹大的指认下逮捕了耶稣(名画《最后的晚餐》),并把他双手双脚钉在十字架上,活生生疼死,一位格鲁吉亚商人目睹了这一切,并花钱从犹太人手中买下了耶稣死前穿的披风带回了自己的祖国。
刚开始他并不了解这件圣物的神奇,就把它放在家里,一天他姐姐见到了这件披风就试着披了上去,可凡人的身体如何承受得起神的装备,还没来及取下人就死掉了,弟弟害怕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就把它装进铁箱藏到了河边一栋废弃的碉楼里。
年之后,一位村民拿着这个铁箱子来找圣妮诺,圣妮诺一下子就认出了这就是耶稣受难时所穿的披风,为了保存这件圣物专门修建了这座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
-侧面-
-围墙和钟楼-
--
--
-可以说是雄伟的教堂-
都说是存放着耶稣披风的教堂,那配置肯定是不一般的。里面的壁画十分美丽,只是不懂所画的故事有些遗憾。
-门上画像-
-教堂内部-
--
--
--
--
-壁画-
--
--
--
--
--
--
--
--
-圆顶-
--
--
看壁画都看到头晕脑胀,地转天旋的。走出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穿过小镇前往圣妮诺女子修道院。
-小镇的街道-
-盛开的花儿-
-路边卖糖果的小摊-
--
小镇很小不一会到了圣妮诺女子修道院。
-圣妮诺女子修道院-
公元12世纪,当时东正教著名的女性传教士圣妮诺(这位就是上面为认出耶稣披风并为其见教堂的圣人)带着自己队伍来到了姆茨赫塔,见到了当时的年轻国王Mirian三世,给他讲述了许多上帝的故事,国王听得非常感动,为了进一步感化这位国王,圣妮诺答应了。在交流的过程中,国王试着改变男上女下的传统姿势(这里大家意会就好),但遭到了圣妮诺的拒绝,说其它姿势都是在模仿动物,是对上帝的亵渎,人们不应该这样做,国王接受了圣妮诺的意见,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体位的神圣性,之后,这种男上女下的传统体位就有了一个新的名称----传教士体位。
上了一次天堂的国王为了每晚都能见到上帝,就迎娶了圣妮诺为王后,并在姆茨赫塔为她修建了这样一座修道院供她修行和传道,每次想起上帝的时候就会到修道院找她。
成为了王后的圣妮诺依然四处传道,并把她的博爱和仁慈传遍了整个格鲁吉亚大地,人民都相当地爱戴他们的王妃,把她视作是格鲁吉亚自己的圣母玛利亚。
--
-大门-
可惜里面不允许拍照摄像,当时教堂里正唱着圣咏,简直是天籁之音。
-在远处山头的季瓦里修道院(JvariMonastery)-
-据说是艺术中心-
继续在镇上逛了圈发现没什么好看的,就返回第比利斯了。回到第比利斯稍作休息,晚上前往了昨晚夜景中看到的大教堂-圣三一大教堂。
-圣三一大教堂-
位于山顶的圣三一教堂是整个格鲁吉亚最大的宗教场所,格鲁吉亚大牧首执掌之地,地位崇高,虽然是年新建,但依然传承了拜占庭帝国时期东正教教堂的原貌。
--
--
由于是新教堂,对里面的东西不是太感冒就没怎么拍了,回青旅睡去。
8月24日
在昨晚,第比利斯就下起了雨,既然这样索性大睡一觉好好休息,毕竟走了几天也累了。待到下午雨停了再出去走走。来了第比利斯2天,该去的地方其实都去了,只有一个教堂还想去看看。但去教堂之前,还是先得填饱肚子,我去吃了格鲁吉亚小笼包。
-“小笼包”-
这小笼包名叫“kinkali”,看起来像小笼包,可是里面的馅你是想不到的。他们有芝士馅、土豆馅、蘑菇馅和最正常的肉馅。
-教堂-
这个教堂叫SioniCathedral,教堂实在太多这个忘记是怎么来的干什么的,但来这里的原因就是看这里的壁画,看看图吧。
--
-钟楼-
-门顶上壁画-
--
--
--
--
--
--
--
--
--
--
--
--
--
--
--
--
--
-最喜欢的一张-
在第比利斯还有一个特色是,到处都有涂鸦,都挺好看的,挑了几张。
--
--
--
--
--
今天青旅里有位友人生日,青旅为他办了一个生日会,这是多么暖心啊,喝着店里自酿的葡萄酒,还有用葡萄酿的高度酒chacha,天南地北的聊了一通,最重要的是我喝醉了。美美地睡死去!
-生日会-
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