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62.html
圣墓教堂,又称“复活大堂”,耶稣坟墓所在地,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基督教大教堂之一。位于以色列东耶路撒冷旧城。圣墓教堂是耶稣基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耶路撒冷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古城,在这座有年历史的城池上,刻满了征战和兴亡的印记。传说耶稣被害前,就是沿着“受难之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步艰难地走向刑场的。
圣墓教堂,东正教称之为“复活教堂”(英语:ChurchoftheHolySepulchre)是耶路撒冷老城城内的一所基督教教堂。许多基督徒认为,教堂的基址即是《新约》中描述的耶稣基督被钉死的地方,即各各他的所在之处,而且据说耶稣的“圣墓”也在其中,他们因而对此地顶礼膜拜。从西元4世纪开始,教堂即已成为一处朝圣的重要目的地。时至今日,教堂是耶路撒冷牧首的总部,而建筑本身则由三个教会(拉丁礼罗马天主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希腊正教会),六个宗派(罗马天主教会、希腊正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叙利亚正教会、埃塞俄比亚正教会、科普特正教会)共同管理。
圣墓大堂乃是基督教的最著名的圣地,据《圣经》记载,基督教救世主耶稣传教时,遭祭司和贵族所嫉恨,被犹太教当局拘捕,送至罗马总督彼拉多处,后判为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3天复活,40天后升天。4世纪初,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至耶路撒冷,下令在耶稣蒙难和埋葬处,建造一座教堂,即后来的圣墓大教堂。因大教堂地基一部分为耶稣墓地,故奉圣墓大教堂为圣堂。这一巍峨的建筑分为三部分,包括墓上的复活教堂、宏伟的长方形的受难教堂和岩石上的十字架。年大教堂遭火烧毁,后经修建。11世纪初,大教堂被拆,后经拜占庭皇帝下令重建。12世纪,十字军入耶路撒冷城,将此改建成一座罗马式长方形教堂。
圣墓大教堂中央大厅中的石碑,象征着人们视为圣城的耶路撒冷。大教堂中具有许多传说性的神圣遗迹、遗物和遗址。基督教徒不分教派和所属教会,都将耶路撒冷奉为圣地。大教堂的一部分为东正教耶路撒冷主教的主教座堂,另一部分为天主教方济各会所据有;科普特教会、叙利亚教会和亚美尼亚教会也各据堂中一部分。耶稣母亲圣玛利亚的诞生处也距此不远,十字军在那里建有圣安妮教堂。
圣墓教堂所在地原是哈德良时期修建的一座阿芙罗狄蒂神庙。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后,曾派其母亲海伦娜(Helena)前往巴勒斯坦查访圣迹。据称海伦娜除发现耶稣受难的十字架外,还将此地确认为耶稣受难地。公元年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的其实是三个彼此相连的教堂,分别位于三处不同的圣迹之上:一座长方形廊柱大厅教堂,围绕RockofCalvary的廊柱中庭,和一座圆形大厅(Anastasis,意为“复活”)。圆形大厅中央,是海伦娜发现的安葬耶稣的洞穴遗址。洞穴周围的岩石全被削去,圣墓则被围在一个被称为Edicule(意为“小房子”)的建筑内。圆形大厅的穹顶直到公元4世纪末方才完工。
漫游圣墓教堂
苦路的第十、十一、十二站都是紧挨着的,其中第十和十一站是属于罗马天主教会,就是两幅壁画,分别说的是耶稣被剥去衣服,然后钉上了十字架。
第十二站是耶稣被竖立在十字架上,然后断气的地方,属于希腊东正教。一个祭坛,上方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模型,下方有个耶稣像,像前的一个大理石的圆孔,说是当初竖十字架的孔。
圣墓教堂进门处,一块红色的大理石安放中间。里面写着耶稣是周五早上9点被钉上十字架的,到中午时分天完全都黑了,下午三点的时候,耶稣大声叫喊神后就断气了。这是人民群众都相信了耶稣真的是主的儿子,是来拯救他们的弥赛亚。于是人们把他从十字架上解下来,安放在这块大理石上涂抹膏油,准备安葬。
大理石后面墙上的壁画上详细描绘了当时的情景。有许多虔诚的教徒,把信物放在大理石上擦拭,然后带回家供奉起来。更多的人则是长时间跪下亲吻这块说是浸透着耶稣的血的石头。
从第十三站往左,又是一处无数信徒排队的地方,门口的希腊东正教士严肃守卫着。这就是苦路的最后一站——耶稣墓。说当时耶稣被安葬于此,三天后就是从此处复活的。
推荐阅读:耶路撒冷耶稣苦路十四站JerusalemViaDolorosa
以中文化商业促进中心IsraelChinaCultureBusinessPromotionCenter,从以色列的历史文化、科技创新出发,促进全球化的文化、商业、投资合作,欢迎联系我们info
israel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