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塞打拼的真实感受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m.39.net/pf/a_7693919.html

???????????

国际P民,一个还在非洲大陆努力打拼的孤独灵魂。

他,敢为非洲最大投资国的投资者仗义执言;

他,对中国投资者在非洲的不平待遇洞见底蕴;

他,勇于从人皆知之的表象追踪至其本质根源。

很多人歌颂中国为非洲所做的贡献,却极少人有勇气进行一针见血的剖析。

—龚芬妮—

文案I国际P民

编辑I龚芬妮I埃塞投资集团

不要问我为什么要周游世界,不要问我为什么要驻足非洲,只因不想选择平凡之路,谁知命运却是随波逐流。

到埃塞投资的群体

到埃塞俄比亚投资的群体大致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中字或省字头的群体,如央企中交,中铁,中土等以C(China)字开头的企业,像CCCC、CSCC、CGCOC等等,还有依附于分包项目的分包商、以及分分包包商……等等。一些地方国企及混合性企业如武夷建筑、南通三建等。

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从事工程项目承包,如修路架桥、工业园、商业大楼,当地政府及当地私人工厂及工程项目,或国家援助项目与NGO项目等等。另外还有华为及中兴等专营电信项目。

第二类群体就是中国的私人业主大军了,这也是非洲中国投资的主力军。他们主营办厂、中介服务、星级酒店、中国饭店、家庭酒店、进出口贸易、修车行及理发店服务行业等。其中有些行业因受到法律限制而借用当地人名义经营。

第三类则是极少数世界皆有的避光产业,如KTV赌场、色情卖淫、地下钱庄等。

中国投资者的不幸

中国人在非洲创业勤劳勇敢之优点在此文中就不一一赘述,这里只谈中国投资者的不幸。

中国人普遍英语不好,但非常好学,并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交流中产生了中非式英语。一方面边学边用,赶鸭子上阵勉强交流,另一方面也因为交流不当,产生诸多的误解。

在埃塞俄比亚,有的小企业中方员工可以用极其有限的中英阿三国语言与当地员工倒背如流无障碍交流。比如明天没有很多活干,就可以这样表达:Tomorrow(明天)Buzu(非常多)Yelam(没有)。要是任务布置完了,当地工人还在发呆发愣,就再加一句:你Understand(明白)No(不)Geba(明白),言简意赅:你到底明白不明白?!

这样的三国语遇到警察就不够用了。在路上开车,警察的手一挥要求停车,自知语亏的只能把手伸到口袋里抓钱。警察在每月要完成抓获违规人数任务的日子里就会特别的勤快。

手挥钱来,地方偏僻的,运气好的,还可以改善自家的生活。中国人也图省事,反正是否违规与警察也是有口难辨,罚单付款更是自找更多麻烦,私了便是最简单的办法了。

有时候开车被警察拦下只是要做常规安检或检查驾照等,但是有的人在没有交流清楚的情况下,已经把钱递给了警察。长此以往,警察看见中国人驾车就乐,拦下便有钱割。

三国语遇上政府官员就更有戏了。遇到办事需要中方提供资料,大部分文件都能备好只是需要时间准备。“给点小费办了!”便是大部分中方办事者的心态,而当地官员得了小费却要反驳一口说,我们的官员本是清廉的,腐败是中国的进口品。

在政府部门办事,遇上不合理的事情便更是有口难言了。在埃塞俄比亚的大部分中资企业这几年都遇到中国员工ID难办的问题,法律并没有规定外资企业允许雇佣外国员工与当地员工的比例,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是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官员说了算。收了钱的批几个外国员工的签证申请,再批时再贿赂,越要越高,甚至还不予受理。

最近一家中资服装厂的遭遇就极有代表性。一个多人的工厂需要雇佣15名中国技工却遭到有关部门的百般刁难,其理由冠冕堂皇,因为政府吸引外国投资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给当地人民创造就业机会,所以必须雇佣当地人。但是没有中国技工传授技术工厂又如何运转,官员说埃塞俄比亚有几所纺织技工学校,怎么就培养不出中国工厂需要的合格技工?

几个月的纠缠不休加小费终于迎来了10个技工的一纸批文,但剩下的几个重要老技工却因为没有大专以上的文凭而被拒绝。略留伏笔也是官员们解决问题的惯用方式,否则哪里寻找源源不断的印钞机?

私人投资企业每每遇到此类难题,即使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也断然不敢与政府官员抗争,一边是投资资金的重压,一边是无可奈何落泪无声。

在这种时候,有娘的孩子总是眼巴巴地盼望着中国使馆和商会出面护犊!

中国商人VS懂法钻法的印土商

中文媒体常常无比自豪地宣称,中国是非洲最大的外国投资。在埃塞俄比亚也确实如此,中资企业投资数量第一,印度企业第二,土耳其第三。老大是当地人民和政府公认的财神爷,但老二和老三却要比老大更懂得钻营取巧。

中国投资者往往腰缠万金到非州建厂,而来自印度和土耳其的商人却借用了空手套白狼的手段。

不管生意大小,中国投资者的眼光都只停留在如何挣钱如何节省开支上,而忽略了利用当地尽可利用的法律法规。他们苦心经营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遇到任何问题了就以钱开道,并对此沾沾自喜无敌不胜,甚至做为投资之经验宝典批批相传。

而印度与土耳其的商人就比老大狡猾阴险,他们懂得玩转非洲国际法规。决定投资前先是长篇大论忽悠非洲官员,将他们在本国的公司吹得如日中天,好像除了现金周转不灵外啥也不缺,或者说虽然资金雄厚,但是根据国际投资法则,海外投资就必须得到当地银行的贷款,公司吹的名气愈大贷款的底气也就愈足了。

由此埃塞俄比亚的银行便成了印土商的贷款机。除了投资基本金20万美元无法贷款外,土地、厂房建设、工人工资统统靠借钱过日子。而且他们还擅长乔装打扮,将埃塞公司的账目成倍地发酵长大,最终将工厂塑造成高大上的企业,而后与政府高层+银行+评估公司把公司评估至4-5倍甚至更高以达到银行贷款的目的。生意好做时继续前进,反之则急流勇退一夜跑路将工厂烂摊子留给当地银行和政府。

年埃塞俄比亚发展银行(DBE)标价18亿比尔拍卖土耳其纺织巨头AykaAddis,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取消抵押品赎回权案。截至年4月,该公司拖欠DBE28亿比尔加上商业银行3亿比尔的贷款。如果仅仅从法律法规上讲,这家公司的所有文件都是合法签订的,没有丝毫的漏洞。

昔日风光无比的AykaAddis

老二老三除了玩转贷款外,还懂得如何在埃塞俄比亚外汇紧缺的大环境下实现外汇汇出。当然中资私企的利润也有跑路的,但大部分都不是从银行光明正大地凯旋而归,而坚持走康庄大道的大企业,即使有了利润也只能不断地在当地投资地产以防比尔贬值。

可谓是大哥勤劳朴实,只顾埋头拉车,无心钻研法律法规,更无争取权益的欲望,虽然也耍了些小聪明偷税漏税,但终究没有超越老二和老三的大手笔。所以,埃塞俄比亚80%以上的官员会说,政府高层更希望将来的投资者统统来自中国。

当然从个人的利益出发,谁又不愿与财神爷同行呢????

埃塞投资集团

投资咨询I公司注册I租房买地

企业宣传I广告策划I项目考察

()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tailongg.com/ewwh/5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