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过往,皆为序章。
手哥盘点了下,真正的中国文旅小镇发展史,不过是从01年开始萌发,历经三重门,走到现在,略有小成。
1。放松不下来,文旅怎么玩?
截止现在,文旅小镇只是面对国内的中产阶级,也只有这部分人有认同感。这应是由当今国民的社会性决定的,经历过短缺年代的国人善勤俭守财,而少闲乐悠然。
紧绷的中国人放松不下来,而文旅度假是玩出来的产业,那还能怎么玩?
按照国际通行的专业说法,人均GDP达美元,休闲旅游兴起;
人均GDP达到3美元,文旅度假需求爆发,出国旅游井喷;
达到5美元,会进入成熟的度假经济时代。
据统计,年中国人均GDP已经约美元,年已经突破万字大关,达到美元。
如果单纯从人均GDP角度,在中国,度假应从恒产国民视线转移到普罗大众视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而变为刚需。
但恰恰相反,不仅度假经济不成熟,不少前赴后继的房地产商,在不断催熟的路上倒下。
比如,一代地产大佬张宝全的红树林;
比如,自带明星光环李亚鹏的丽江雪山小镇;
比如,一将功成万骨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仙股中弘股份;
有些成了先烈,有些也成了先锋。
走出来的先锋,让如禅的文旅变得生动起来,成为后继者学习的先例。
我说的是阿那亚,
我说的是奥伦达部落,
他们是在三十年传统地产之外,走出新路的先锋队员。
。第一曲线在衰落
按照第一性原理,如果企业找不到发展的第二曲线,跨越非连续性,很难有更快增长,并且会逐步进入衰落期。
埃隆马斯克利用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获得持续创新动力
王石时代的地产商,曾说高于5%的利润不做;看看现在的地产商,大肆宣扬的年报业绩,越来越高的是负债率,越来越低的是净利润率……按照第一性原理,这是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房企第一曲线在衰落。
3。发现一条秘密花园的小径
不同的大路,不一定都通往罗马。地产、商业、文旅看似都是房地产企业的主业,但这是三个不同领域,其内在逻辑不同,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地产是人、钱、地。
商业是人、货、场。
文旅是人、情、味。
人是用户,情是情感,味是生活。
人情味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情味是因喜欢而居因爱而聚,人情味是铜钱味之外的味道。
如何才能赢得人情味?
基础是用钱建筑,叫做社区;
中坚是用心关照,叫做社群;
高阶是用爱呵护,叫做社会;
营造美好新秩序,建立美好新系统。
三者缺一不可,如四季三餐,如阳光雨露,如自然空气,也不可断续。
古人在闹市中营建一方小小园林,兼得城市山林,并不是来自于草木华发林木葱郁,而是心的寄放。
有人情味的社区,在城市亦如山林,可以悠然心会,可以自在放松。
没有人情味的度假小镇,如果不能安放心灵,不能愉悦精神,不能舒缓情感,即使有江河湖海山川草木气象万千,亦如身在樊笼。
幸好,有先行者,探索新路。
作为行业观察者,手哥将其归纳为文旅小镇三重门,大致归纳时间,大致选取典型代表。
4。第一重,始见光芒
大约在01年,距离故宫99公里的北京延庆区与张家口怀来县结界处,有一个背山面水的6亩大盘,叫做原乡美利坚,建设了多年,打了许多的广告,依然卖得很艰难。
在企业创始人刘向阳的倡导下,他们开始了一种新尝试:会员制服务。访客必须以1万到N万不等的价格购买会员卡,价格对应积分,积分兑换权益,享受服务。
这在当时是疯狂的,乃至不可理喻的。
1年后,聚落会员因为喜欢这里的生活,主动介绍朋友来到这里,成为新会员,成为新业主。刘向阳的“疯狂”成为先见。不营销房子,只营造生活。
这个会员制运营组织,他们叫做奥伦达部落。
传统地产商认为这就是老带新啊,这也是地产商做不好老带新的原因:功利心。
年,因为“一条”视频,距离北京公里的秦皇岛昌黎县海边,这里的孤独图书馆爆红,成为千万文艺青年打卡点。这个建造图书馆的海边国际社区,叫做阿那亚,它赋予这种“老带新”一个广为行业认可的名字:社群。
而社群并不是老带新,老带新也不是社群。
这是一种新生的发展模式,这是房企发展的第二曲线,这是属于小镇模式的人情味营造,当时被简单认为是老带新。
年,阿那亚用万推广费卖出10亿元;
年,阿那亚卖了0亿,其中别墅占比秦皇岛50%的量,价格高出市场1倍。社群的力量,人情味的打造,在文旅小镇赛道上重新被评估。
从文旅小镇大历史看,这是从0到1的过程。也是阿那亚、奥伦达部落为代表的典型案例,开始从孤品到新品的锻造历程。
01年至年,中国文旅小镇的这一时期,我叫它初萌,如孩童之新生,唤做婴幼儿。
典型代表:奥伦达部落,海边阿那亚。
5。第二重,春风长路
年,手哥组织全国社群峰会,力邀阿那亚、奥伦达部落、聚龙小镇等4大社群名盘,00位房企中高管风云际会聚京城。当年在场学习者,不乏已成当今各品牌房企小镇总裁。
当北方的阿那亚,奥伦达部落逐渐成为全国行业学习的文旅+社群案例,迎接一波又一波前来朝圣的访客时,也有看得懂,学不会的人发问:
这种非上市公司,舍得投入,用心经营的方式,到底是否适合规模房企?
年春天,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