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拉伯帝国的征服(~年)
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半岛后,阿拉伯帝国开始向外扩张。年,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波斯控制下的两河流域,在年的卡迪西亚一战中,力挫波斯军队,攻陷萨珊王朝在泰西封的行宫。年,阿拉伯帝国军队与萨珊王朝的军队在尼哈温德(今伊朗哈马丹城以南)会战。虽然萨珊王朝集结了15万大军,而阿拉伯帝国军队只有3万人,但骁勇善战的阿拉伯帝国军队还是击溃了萨珊王朝的军队。阿拉伯帝国军队乘胜追击,继续攻城掠地。萨珊王朝国王叶兹底格德三世派遣其子卑路斯来中国唐朝求援,唐朝未允诺派兵。卑路斯在唐朝避难,并在长安城成立了流亡政府,数年后他客死中国。一大批随王子来到中国的波斯也就定居在中国。年,叶兹底格德三世遇刺身亡,阿拉伯帝国军队占领波斯全境,萨珊王朝灭亡。波斯沦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
阿拉伯人在波斯全力推行伊斯兰教,排斥波斯国教琐罗亚斯德教以及摩尼教、基督教等宗教,逐渐形成绝大多数波斯人改奉伊斯兰教的局面,这对伊朗的宗教、文化、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带来深远的变化。多数波斯穆斯林信奉伊斯兰教的什叶派,波斯逐渐成为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大本营。后来,波斯什叶派成为反对阿拉伯帝国内享有国教地位的逊尼派的最强大的异端力量,这对波斯与阿拉伯人的关系有着重大的影响。
阿拉伯帝国从~年统治波斯达之久。波斯各族人民不断爆发反对异族统治的起义,削弱了阿拉伯帝国对波斯的统治。9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帝国的国力日益衰落,在波斯境内出现了不少地方割据的小朝廷: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白益王朝(~)等。此时,统治波斯的阿拔斯哈里发仅是名义上的统治者,阿拉伯帝国对波斯的统治已告结束。
二、伊尔汗王朝(~年)
曾经横扫中亚和西亚的蒙古人也曾是波斯的统治者。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受蒙古大汗蒙哥的派遣,率10余万大军越过阿姆河西征侵入波斯。年占领了波斯全境,建立了伊尔汗国(元世祖忽必烈必须授予其弟旭烈兀“伊尔汗”称号。“伊尔汗”意为“部落的首领),成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年,旭烈兀率军攻占巴格达,处死哈里发,消灭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蒙古军后又占领了大马士革。以大不里士为京都的伊尔汗国,其疆域东至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达高加索,南抵阿拉伯海。
波斯高度的文明和伊斯兰教对蒙古征服者产生了事例的影响,使他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波斯化,讲波斯语,皈依伊斯兰教。年即位的合赞汗(~),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号称苏丹,并颁令军队全体将士改奉伊斯兰教。在合赞苏丹统治时期实施的另一项制度改革,则是改变了旭烈兀时期建立的蒙古传统的封建军事制。新建立的采邑制为封建继承占有制,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这为地方割据、削弱中央政权创造了条件。合赞苏丹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年,完者都苏丹(~)去世后,伊尔汗王朝出现内部纷争,陷于分裂。年,伊尔汗国灭亡,出现了以大不里士为首府由蒙古王朝统治的哲拉伊尔国(~),和以设拉子为首府由波斯王朝领导的扎法尔国(~)。
三、帖木儿王朝(~年)
曾任西察合台汗国大臣的帖木儿(~)于年灭西察合台汗国。他以撒马尔罕为都城,建立了帖木儿汗国。年入侵波斯。此后又征服了阿富汗、南高加索、两河流域、北印度和小亚细亚诸地,形成了“帖木儿帝国”。帖木儿去世,其子沙哈鲁继位。沙哈鲁在位时(~)迁都赫拉特。当时,帖木儿帝国繁荣强盛,撒马尔罕和赫拉特曾成为远近闻名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沙哈鲁时代,帖木儿帝国曾派遣百余人的代表团访问中国,当时随团作家据此曾写下了《沙哈鲁遣使中国记》。
年,沙哈鲁去世不久,内战又起。此后,帖木儿帝国分裂为两国,分别以赫拉特和撒马尔罕为权力中心。帖木儿帝国的努力进一步衰落,其实际控制的领土萎缩到波斯东部呼罗珊一带。年,乌兹别克人入侵,帖木儿帝国灭亡。
15世纪初,土库曼的游牧部落在底格里河上游的迪亚巴克尔地区兴起,分别建立了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因其旗帜上绘有阿塞拜疆南部、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伊拉克,建都大不里士。白羊王朝占据了两河流域的部分地区和亚美尼亚的一部分。年白羊王朝吞并黑羊王朝,迁都大不里士。
四、萨法维王朝(~年)
13世纪末,阿塞拜疆阿达比尔地区的部落酋长萨非丁强盛。15世纪下半叶,白羊王朝内讧不断,国势日衰。萨非家族与白羊王朝争夺阿塞拜疆。
萨法维王朝的建立年,萨非丁的后裔伊斯玛仪(~)灭白羊王朝,建立萨法维王朝,自任国王,称伊斯玛仪一世,定都大不里士。鉴于大多数波斯穆斯林信奉什叶派,因此什叶派势力增大,伊斯玛仪一世就利用什叶派来巩固萨非家庭的政权,定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
伊斯玛仪一世建立萨法维王朝后,就向周边地区进行征伐。年征服了波斯中部和西部地区,年先后占领了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伊斯玛仪一世力图恢复古波斯帝国的国势,派大军进行远征,年占领呼罗珊,随后出兵深入中亚腹地。萨法维王朝极为昌盛,其版图东达阿富汗,西至两河流域,北到阿姆河,南濒波斯湾,成为中东地区的大国。
波斯与奥斯曼帝国的冲突萨法维王朝向外扩张,遇到奥斯曼帝国和马兹别克两个强敌。奥斯曼帝国与萨法维王朝在争夺南高加索、库尔德斯坦、两河流域等地区发生冲突。双方均打出宗教圣战的旗号,以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教派之争为借口。年,奥斯曼帝国军队进攻波斯,双方军队在查尔迪兰(今伊朗西北部)发生激战,奥斯曼帝国军队取胜,占领了库尔德斯坦和亚美尼亚西部,一度占领萨法维王朝的首都大不里士。年、年和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又多次入侵波斯,夺取了波斯西部大片土发。年双方议和;奥斯曼帝国占有两河流域,阿塞拜疆归属波斯,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则由两国瓜分。波斯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争夺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断断续续的战争延续达百年之久。
阿巴斯一世重振波斯帝国的盛世波斯的萨法维王朝实际上是以阿塞拜疆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其中人数较多的有波斯人、突厥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等,波斯人只是被统治者之一波斯境内的各民族、各部落经常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游离于整体之外,还没有完全融合成一个波斯民族的认同观念。伊斯玛仪一世曾非常重视国家的统一和形成统一的民族问题,他在年正式宣布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伊斯玛仪一世及其继承者,都把宗教视为统一不同民族为单一民族的工具,这对波斯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由于萨法维王朝的残酷统治和横征暴敛,王室、贵族和官员的贪赃枉法,使民不聊生,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因此,波斯各地区不断爆发反对萨法维王朝统治的起义,使萨法维王朝的力量受到沉重的打击。
年,阿巴斯一世(~)登基时,萨法维王朝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他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国内社会稳定,经济有所发展,国力大增。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对波斯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大。阿巴斯一世是一位大智大勇的君主。为了遏制乌兹别克人的威胁,阿巴斯一世对奥斯曼帝国做了很大的让步。根据年签订的《君士坦丁堡和约》,萨法维王朝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大不里士和鲁利斯坦的部分土地割让给奥斯曼帝国。萨法维王朝迁都伊斯法罕。与此同时,阿巴斯一世对内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缓和人民的不满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并重视发展经济。阿巴斯一世对军队也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正规军,并从欧洲购买了枪支火炮,聘请外国教官,使波斯军事实力大增。在东部,波斯军队击败了乌兹别克军队,并长驱直入阿富汗,占领了坎大哈,直至巴尔赫。年,阿巴斯一世乘奥斯曼帝国内部混乱之机,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几年内,收复了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格鲁吉亚东部、鲁利斯坦、巴库和巴格达,特别是伊斯兰教什叶派圣地卡尔巴拉和纳杰夫也落入萨法维王朝的手中。根据在年签订的和约,波斯军队占领的所有地方划归波斯。年,波斯军队打败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占领了阿富汗。同年,在英国舰队的协助下,波斯军队将葡萄牙人逐出波斯湾的霍尔木兹岛。阿巴斯一世在位时,萨法维王朝的领土包括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库尔德斯坦、阿富汗、两河流域一部分,控制了霍尔木兹海峡并占领了巴林,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首都伊斯法罕成为东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萨法维王朝的衰落年,阿巴斯一世去世,其孙沙菲一世继位。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诸汗又重启战端,波斯军队穷于应付。奥斯曼帝国的穆拉德四世派遣大军向波斯发动进攻,又重占埃里温和大不里及两河流域的巴格达城。沙菲一世被迫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君士坦丁堡停战协议》,承认巴格达和两河流域为奥斯曼帝国领土。乌兹别克诸汗也占领了波斯的一些地盘。萨法维王朝开始衰落。
波斯各族人民反对萨法维王朝的统治1年,王储阿巴斯二世继承王位。虽然他努力向外扩张,东征西伐。但再也没有能恢复阿巴斯一世时的强盛。萨法维王朝的军事力量已逐渐显示出衰落,这主要是受国内不安定的影响。当时,国内广大人民,特别是被征服地区的各族人民,因不堪忍受苛捐杂税的负担,以及征兵杂役的骚扰,经常爆发反政府的斗争。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高加索、阿富汗等地区的人民不断爆发反对萨法维王朝的武装起义。
居住在坎大哈地区势力强大的阿富汗逊尼派的吉尔扎部落,因反对萨法维王朝统治以及与什叶派国教的斗争,屡次发生暴动。另一个居住在赫拉特地区的逊尼派的阿富汗阿勃迈里部落也反对萨法维王朝。阿富汗部落不屈不挠的武装斗争,使波斯军队疲于奔命。年,阿富汗吉尔扎部落的首领率数万名部落武装向萨法维王朝发动进攻。在离首都伊斯法罕25公里的吉尔纳巴德,吉尔扎武装与波斯军队会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击溃了波斯军队,随后包围了伊斯法罕。同年10月22日,萨法维王朝侯赛因国王率百官投降阿富汗人。阿富汗占领者的烧杀掠夺,激起了波斯各族人民的反抗。
达赫马斯普恢复萨法维王朝侯赛因国王之子达赫马斯普在伊斯法罕被吉尔扎包围时潜逃波斯北部,自立为波斯王,纠集波斯军队的残部抗击侵略者。反对阿富汗占领的力量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势力。亚浦沙尔部落的一位英勇善谋的首领纳狄尔也带领他的亲兵投向达赫马斯普。纳狄尔在与阿膏汗侵略者作战中发牢固了很大的作用,后成为统帅。达赫马斯普的力量大增,以全力向阿富汗侵略者发动进攻屡屡得手。年12月,在马什哈德的阿富汗占领者投降。纳狄尔在后两年中收复了呼罗珊,年,纳狄尔征服了赫拉特地区的阿富汗占领者。接着,纳狄尔又恢复了萨法维王朝的首都伊斯法罕。因此,纳狄尔的威望大增。年,达赫马斯普返回伊斯法罕,正式登上萨法维王朝的王位。
五、纳狄尔王朝(~年)
年,纳狄尔率军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入侵的军队,占领了波斯的原属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达格斯坦和两河流域,还占领了波斯境内的阿塞拜疆、库尔德斯坦、哈马丹、克尔曼沙阿等地区。波斯军队攻占了大不里士、哈马丹、克尔曼沙阿等城市。年,纳狄尔征服赫拉特阿富汗部落的叛乱。达赫马斯普国王突然宣布亲征奥斯曼帝国,其目的是企图以战功抑制纳狄尔的威望。但事与愿违,其结果是波斯军队惨败,达赫马斯普险些被俘,丧失了大片领土。达赫马斯普国王被迫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和约,将阿拉克斯河以北的领土完全割让给奥斯曼帝国。纳狄尔宣布不承认该和约,斥责国王鲁莽冒险、丧失大片领土的屈辱行为。年8月,纳狄尔宣布废黜达赫马斯普的王位,拥立出生仅8个月的阿巴斯?米尔扎王子继承王位(称阿巴斯三世),亲自摄政。
纳狄尔的辉煌战功和自立为王年末,纳狄尔率军向奥斯曼帝国发动进攻,收复了大片领土,并攻入奥斯曼帝国境内。奥斯曼帝国被迫签订《君士坦丁堡和约》,归还它所占领的全部波斯领土。与此同时,俄国政府宣布放弃年由达赫马斯普国王割让给俄国的土地。纳狄尔在军事上的巨大胜利,使他的威望如日中天,进而开始策划夺取政权的安排。年1月,纳狄尔召集贵族、大臣、酋长、毛拉参加的国事会议,与会者达2万人。纳狄尔在会上假惺惺地表示,他已疲乏,不愿再过问国事。一位大毛拉在会上发表了维护萨法维王朝的言论,立即被纳狄尔下令处死。会场被纳狄尔亲军包围,与会者被迫一致表示“愿意”拥戴纳狄尔为国王(史称阿夫肖尔王朝),并同意废除什叶派的国教地位。此后,纳狄尔还没收了什叶派寺院的土地。纳狄尔强迫国事会议拥护他为波斯国王和打击什叶派的行为,也为他带来了什叶派教徒和毛拉对他的憎恨。大多数贵族、酋长谴责纳狄尔的威胁行为,部分地区出现反对纳狄尔的暴动。
纳狄尔在军事上最辉煌的胜利,莫过于年远征印度,大败莫卧儿帝国军队并占领德里,使不少印度王侯对他俯首称臣,并掠夺了大量的珍宝。纳狄尔迫使莫卧儿国王签订和约,将印度以西的全部领土割让给波斯。纳狄尔还开始建造舰队,企图完全控制波斯湾,并下令占领巴林岛。纳狄尔的野心是要建立一个从两河流域跨越伊朗高原和中亚草原抵达印度河的幅员辽阔的波斯大帝国。
纳狄尔王朝的垮台纳狄尔的穷兵黩武,使民不聊生,反对者日增。纳狄尔“逆我者亡”的肆意滥杀也结怨甚多。年6月,纳狄尔在呼罗珊城下兵营里被人刺杀,这也是纳狄尔王朝瓦解之日。虽然纳狄尔的侄子和孙子被一些汗王拥立为王,但都相继被杀。波斯政局陷入一片混乱,出现了众多独立的地方政权和部落汗国,各自为政,在整个波斯甚至连一个有名无实的国王都没有,直至年为恺加王朝所灭。
这个亦非东方亦非西方的神秘古国
她的面纱下究竟什么样
壹行·伊朗
伊朗与你想象的不一样
神秘
波斯
热情
美好
消息来源于vickyxing博客,文章由壹行伊朗编辑整理
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并注明出处
投稿请发至邮箱:yixingyilang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