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文艺二姐?第篇—
路边有个杂货店开门了,店主看了我们几次,我理解为他想帮助我们
外高加索三国系列深夜入境外高加索三国,一个比一个忐忑高加索三国游记之阿塞拜疆: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
高加索三国游记之阿塞拜疆: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二)高加索三国之格鲁吉亚:群山红酒大包子(一)高加索三国之格鲁吉亚:群山红酒大包子(二)
这几个外高加索国家的糟糕关系,让我们浪费了不少时间!
从阿塞拜疆回到格鲁吉亚,在火车站买了当晚去亚美尼亚的火车票。
计划到市区吃午饭溜达,晚上再回火车站。
这里要点名表扬格鲁吉亚。
何大叔建议把行李寄存在火车站,拖着行李箱也不是个事儿。
于是派他去找行李寄存处。
20分钟后回来说找到了个免费寄存的地方。
“不要钱?这年头还有免费存行李的地方?网上查的不是说一个小时好几块吗?”
“好几块的找了一大圈都没找到,我找的这个真不要钱,那哥们儿说的FREEFREE嘛。”
售票大厅被商场半包围,左边卖电器,右边是各种小商铺、潮流服饰。大叔拖着箱子穿过商场,在角落坐电梯上到5楼。
原来是个旅馆,看起来还挺干净正规。前台小哥哥穿着白色衬衣,带着礼貌的职业微笑,引导我们把行李放到行李房。然后就准备目送我们。
没个凭证?好吧。
临走时再确认,真的是免费存放。
不愉快的入境经历可移步深夜入境外高加索三国,一个比一个忐忑中的亚美尼亚篇。
早上7:10到达首都埃里温。
提前在BOOKING预定了民宿,页面介绍距离火车站1.5公里。
但还没买当地手机卡,所以没有网。
因习惯在当地ATM取现,没有提前换钱,钱包只有一百多美金,还有入境时海关找的德拉姆(大概15人民币)。
无奈车站里的ATM都不支持银联,连VISA也不支持。
只好先走出火车站。
这么早路上还没什么人,大街上商铺都没开,站门口有几个拉客的司机,见我们出来扑面而来。一一拒绝,他们才悻悻离开。
何大叔嘱咐我在门口等着,他去打探情况,看能不能找到可以取钱的ATM,或者卖手机卡的店。
马上有个司机又上来了,拒绝后他并不走,还各种搭讪。
再次表明我在这等我老公,我们等会儿也不会坐他车。然而他就是不走,站在旁边,意思跟我一起等?
随你高兴咯。
一会儿何大叔回来说地铁里有WIFI,先进去查查地图。
司机又问要不要坐车,再次拒绝,然后转身要走,他见状破口骂人,我在这等你们这么久还不坐车?
EXCUSEME??我都没骂你骚扰我。
地铁在车站地下一层。虽然跟莫斯科地铁、第比利斯地铁一样,都是前苏联时期的产物,不过要旧得多、小得多。
我们把箱子放在角落,蹲在一边查地图,联系房东。10分钟后被地铁保安驱赶,一副冷漠、不可商量的表情。
???
一气之下,我拖着箱子走出地铁站,打算步行到民宿。
穿过两边布满小摊的长廊,走出长廊是火车站后面的公交车站。
完全忽视在后面追赶的何大叔。
“你要去哪儿?!”
“我走路去民宿,地图已经查过了,只要1.2公里!你去就跟着不去拉倒”
说完拖着自己的箱子就走了。
Booking给的地址非常简单,复制到探途离线地图搜索无结果。
只得从Booking给的粗略地图跳转到Google地图。
没有网,只能查出路线然后手机截图。
只知道直走,右拐,然后直走米。
一路经过的建筑都是一个色调,又大又旧,空旷无人,像快废弃的大工厂。
从风格看,大概也是前苏联时期建造?
路走到尽头,水泥路变为泥土路,左边一片凄凉。
当然是右拐。
可明明米处除了一个工厂,连居民楼都没有。
往前几十米有个工厂式的老居民楼,虽然不像我们要去的地方,还是抱着侥幸心理,一个单元楼一个单元楼找。
拿着民宿地址和照片问过小区居民,都冷漠的摆手表示不知道,然后匆匆走掉。
也许是听不懂我问什么,也许确实不知道,当然没有理由责怪,谁也没有义务帮助一个过客,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就是心生了不满。
想起房东在Booking主页放了几张民宿外景图,有一张远景照是从泳池往远处拍,大概米处有一排工厂式居民楼。
这是所有线索。
但这么海底捞针也是浪费时间和体力,必须弄到网络。
路边有一排商铺,找了家餐馆,墙上写着有免费wifi,店主是个老太太。
满以为救星来了,整理好情绪问老太太能不能用下她的wifi,她以为我来吃饭,听说要用wifi本来堆满褶子的笑脸立马消失,说没有wifi。
问之前想好若老太太不答应就花点钱,或者跟她买点东西。实际操作中她的行为出乎我的意料,所以连商量的话都不想说,帅气的转身就走。
何大叔建议放弃预定的民宿,前面有商铺和居民区,肯定有酒店。
他的建议是对的。
无奈固执如我,都花这么长时间找到这儿了,怎能说放弃就放弃。
还有,舍不得那几百块房钱。
心里却责怪自己的计划有问题,
本该在格鲁吉亚换点德拉姆,就解决了当时入境时的尴尬,及现在的囧境。
总坚持车到山前必有路,其实是懒于提前规划太多,侥幸认为以前都是这么干的不也没事。其实很多次重复经历最后确实没出问题,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体力,还影响了旅途心情。
早上在车站门口是不是应该给自己多一个机会,也许拉客司机知道民宿地址?
或者刚才不应该焦躁、任性,迫不及待的采取粗暴低效的方式。
人性都是自私的,对自己宽容对别人严格,尤其是亲近的人。
明明是自责,却暗暗把对自己的责怪和怨气转移给身边的人。(彼时的何大叔,现在的老公)
这时路边有个杂货店开门了,店主看了我们几次,我理解为他想帮助我们。
鼓起勇气再次尝试寻求陌生人帮助。
不过他店里没有wifi,看样子也确实没有。
给他看民宿地址和照片,他说了几句当地语言,用手指了指前面。
于是给了他房东电话,请他帮忙打个电话。
打完电话路边刚好有辆出租车路过,店主拦下出租车问好价格德拉姆,我们有德拉姆,还够。
再三道谢店主,不过他仍是面无表情,嘴动了一下。
猛然想到,为什么觉得这个国家有点奇怪了,从昨晚见到的第一个亚美尼亚海关到今天看到及接触的人,没看到一张笑脸(除了餐馆老太太的假笑),还真是让人压抑。
我以为今天终于可以踏实了。
并没有。
没一会儿功夫,司机把我们放在埃里温大教堂对面的购物中心门口,表示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这里,然后一溜烟就跑了。
此时商场临近开门,门口站着一群等待上班的工作人员。
挑了一个看似和善的小姐姐,问民宿地址是不是在这附近。
用眼神和肢体动作交流后,她给房东打电话,挂电话后却不知怎么表述,最后指了指对面的埃里温大教堂旁边。然后跟着人流进商场上班。
莫非就在对面?
商场有一大排ATM,试了所有银联和VISA,都无反应。
商场下面有地铁站,那里有wifi!勉强连上网络,再次查询地图,粗略位置确实是对面一大片居民区中间。
凭着这样一张定位图,
在地图上数街道,和房东Booking主页的几张照片
找了半个多小时,
终于在远处那片房子中找到了。
个中艰辛只有当时才能完全体会。
现在也不记得当时为什么没直接让房东接我们。
房东太太是个非常热情的女人,本来到的时候心情极差,想抱怨两句。
她开门迎接时发自内心的灿笑让我怨气全无,那是在亚美尼亚见到的第一张笑脸,也是在那4天里见到的最真诚温暖的笑容。
房子特别大,房东太太也特别爱干净,跟一个女工人(工人也是一脸严肃甚至冷漠)一起每天把房子打扫得一尘不染。
每天都会问一遍要不要打扫房间。
每次出门都笑着说“GOODLUCK",也让人很暖心。
每天早上变着花样做的早餐也让我对她有极大好感。
房东先生是位上了年纪的男士?这么描述不知道是不是不礼貌。
反正喜欢看印度剧的男人应该不难打交道吧,哈哈。
看到我们也会尬聊几句。
房东儿子是个10岁左右的男孩,跟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亚美尼亚人一样,可能因为不会英语,任何时候都面无表情,跟他说话也没有回应。
比较渗人的是有天晚上站在楼梯口一声不响,甚至一动不动,大叔开门的时候吓一大跳,跟他打招呼也不吭声,然后一声不响的走掉。
总体在这家民宿的体验还是很不错。
回顾下为什么在亚美尼亚感觉压抑。
因为期间有些不愉快的经历;
亚美尼亚人比较安静,话不多,不怎么笑,还有些冷漠。
也许是因为不愉快经历影响了我们的体验和判断。
或者确实是这个国家的凄惨遭遇塑造出这样的性格。
一个基督教国家被一群伊斯兰教国家包围得严严实实,确实悲催。
-end-
作者:二姐
制图:二姐/编辑:二姐
纷扰的世界需要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