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下的亚美尼亚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年5月飞往埃里温机场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除了跑道上有几盏应急灯外,亚美尼亚共和国的首都一团漆黑。没有路灯,没有一所房子被电灯泡点亮。我们甚至都看不到汽车的前灯。从空中俯瞰,埃里温好像已经回到了中世纪。

亚美尼亚人对年至年的岁月有着不同的称呼:寒冷,饥饿或绝望的岁月……但最普遍的称呼是“黑暗岁月”。

苏联时期亚美尼亚的能源供应被设计为联盟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苏联解体后,由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争端引发的战争,亚美尼亚陷入了全面封锁,由此引发了一场能源危机。

由于通向亚美尼亚的电路和天然气供应都将过境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跨高加索的电网被截断、燃气也被封锁。铁路同样被冻结,经过阿塞拜疆领土的货物不可能到达亚美尼亚。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期间的亚美尼亚军人

除了交战国,基督教亚美尼亚与穆斯林邻国的历史性紧张局势使它与土耳其和伊朗的边界被关闭。进入外界的唯一途径是与格鲁吉亚的交界或通过日益残旧的飞机进行福祸难料的飞行。

土耳其很快就宣布从南部封锁亚美尼亚,关闭边境通道并禁止所有陆路和空中交通。

由于内部能源供应不足,亚美尼亚面临严峻形势。只能寄希望于直接从格鲁吉亚进行物资运输,但是,格鲁吉亚在阿布哈兹和奥塞梯的内部冲突亦使该国与俄罗斯的联系一再被破坏。

唯一的进出口通道是通往格鲁吉亚波蒂港的道路,但这条仅存的生命线无法向亚美尼亚提供全部必需品。

格鲁吉亚特路线

在那些黑暗的年代,各种日用品以及最重要的谷物和面粉供应也被中断,部分原因也是由于俄罗斯的政策,苏联解体后的混乱让他们自顾不暇,对于第一批宣布独立的国家也缺乏好感。总之,从肥皂,火柴到各类能源载体,几乎所有东西都停止了运输。

由于缺少燃料和年大地震的影响,亚美尼亚美特萨默核电厂于年就已停运,该厂在70年代建立后,几乎提供了亚美尼亚总需求电力的40%。该国的火力发电厂也因没有煤炭和天然气而无法运转,能源灾难成为必然。

美特萨默核电厂

90年代初期的亚美尼亚切实四面楚歌、孤立无援,没有一个正常盟友。其后果就是这个国家几乎成了人间地狱,而不是一个正常的人类国家,这个被封锁国家的情况比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列宁格勒也不遑多让。

雪上加霜的是,从年1月下旬到3月中旬,阿塞拜疆破坏者7次炸毁了穿越格鲁吉亚马尔内乌利的天然气管道,致使亚美尼亚几乎完全依靠水力发电,而水源可说是该国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亚美尼亚的水环境在今后几十年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沃罗坦水电站

通过地图就可以看出,现在的亚美尼亚已经完全是个内陆国,国内最大的水源地就是塞凡湖,几乎完全依靠地下水,一旦地下水量减少,亚美尼亚就常常遭受旱灾。

年1月,亚美尼亚决定不参加戈尔巴乔夫计划中的关于维护苏联的全民公决。相反,他们于年9月21日组织公投决定脱离苏联,宣布独立。这次公投有94%的人参加,得到99%民众的赞成。亚美尼亚共和国于年9月23日正式宣布独立,年7月通过了新宪法。

年9月21日公投宣布亚美尼亚独立后举行的庆祝活动

在经历了70年的苏联统治之后,亚美尼亚人载歌载舞地庆祝了他们新的自由,似乎一切都会想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年还没过完,就已尝到了苦果,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接下来几年中所发生的事情再次拷问亚美尼亚人民的意愿。

从年到年,该国工业总产值暴跌了54%。年GDP下降了41%,到年战争结束时恢复到5%。年,通货膨胀率达到%的历史最高水平,超过50%的人口陷入贫困。到年,家庭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五是来自国外银行的转帐,换句话说,全靠世界各地的亚美尼亚裔移民接济国内亲戚。

年亚美尼亚斯皮塔克大地震

年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战争刚刚打响,北部斯皮塔克又发生大地震夺走了几乎条生命,50万人流离失所,更为重要的是,列宁纳坎和斯皮塔克2座现代化城市被地震夷为平地,这片区域是该国40%的生产基础设施。

尽管前苏联对地震的救援和重建几乎是不留余力,原苏共中央立刻拨出万卢布应急资金支援灾区,发给灾民的一次性救灾款为1.18亿卢布,赔偿财产损失2.53亿卢布,组织全国捐助救灾款12亿卢布。接下来几年,还决定拨款50亿卢布给灾区重建家园。在救援上,也出动架次民航飞机,架次军用飞机和8.2万救助人员。

在亚美尼亚地震后的几天里,缺乏起重机阻碍了救援工作

但深重的天灾仍然被民族主义者宣传为救援不力,导致苏联解体时亚美尼亚立即陷入民族主义和自由化浪潮,几乎是立即宣布独立。

上文已述,独立不久后开始的纳卡战争导致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关闭与亚美尼亚的边界,苏联计划市场体系的崩溃为让新独立的亚美尼亚举步维艰,特别是给首都埃里温带来了经济困难。

上万人突然失业,通货膨胀呈螺旋形上升,埃里温的许多工业设施因缺乏原材料和市场,生产立即陷入停滞,由于生活水平迅猛下降,埃里温的有钱人和阿塞拜疆难民立即逃离了该国。

封锁加剧后,只有七个主要工厂被允许开放,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失业,学校也被迫关闭。

学生辍学后在家自习

亚美尼亚是苏联建立之后第一批获得电力供应的共和国之一,但现在他们自嘲地说,他们已经取得了人类史上史无前例的殊荣,成为第一个从太空时代回到石器时代的国家!

接下来更大的苦难在等着他们。

新的亚美尼亚政府实施了《土地改革法案》,对国家进行自由市场改革,该法案赋予了该国家庭私有财产权和私有土地。到年,亚美尼亚突然增加了28万农业人口,其中大多数以前根本没有农业经验。

20世纪90年代的亚美尼亚农民

部分是因为对饥荒的恐惧,许多人希望依赖耕种生存下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他产业的停滞,但这种情况却造成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抱怨生产成本上涨太快。

土地私有化并没有让亚美尼亚政府得偿所愿,也没有通过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成功,农民们无力购买种植和收割的物资。在国内无法生存,许多亚美尼亚人开始移民到国外,并通过汇款来供给留在亚美尼亚的大家庭。

然而与普通人相比,政治精英及其相互勾结的黑帮网络却从私有化和战争中牟取暴利。鉴于不安稳的环境,该国大多数企业家都将资本转移到国外,到年,连中小规模的工业生产都全面停滞。

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当时埃里温的情况代表了亚美尼亚大多数城镇的情况。失业率飙升不止,燃料,食品,卫生和电力设施匮乏,人们不得不求助于其他生存手段。有些人自己种植粮食,其他人被迫移民到其他国家。

自由市场使贫富鸿沟迅速成型,无法遏制的腐败在亚美尼亚政府中蔓延,却无法为其公民提供稳定的生活来源。

伴随着严重的能源危机是面包问题的出现。在此期间,亚美尼亚首都衰落到必须依靠井水、蜡烛和砍柴来满足日常需求。面包券这种计划经济的产物再次被引入,每人每天限量克。比较一下围困的列宁格勒标准,每天在军工厂工作的面包为克,普通工人每天克,为儿童和家属也有每天克。

哄抢食物

由于整个国家缺少面包,亚美尼亚人不得不在食品店排上几天的长队等待新的物资送达,现代排队购买爱疯的狂热与之相形见绌,糖、盐和鸡蛋等许多基本必需品更是稀缺奇贵。

即使买到面包,这玩意儿也让人难以下咽,它通常用一些不可食的食品添加剂增加稠度,因此带着抹茶色和难闻的气味。只有军队中的战斗部队能够定期提供面包,其他人则只能尽其所能。

由于很大一部分人口失去工作和收入,许多家庭遭受饥荒。那几年里亚美尼亚人终于学会了腌菜,许多“茄子综合症”至今还在该国留存,所有家庭一到冬季就会储藏许多腌茄子。

自年1月以来,亚美尼亚开始每天“停电”。最初关闭了几个小时,此间隔无休止地增加到了6、9、12、18小时。到11月,正式宣布公寓每天仅供电1个小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设定的时间标准。按照这个规则,亚美尼亚人生活了2年以上……

可即使是这1个小时也不能保证,因为无数次发生负载过高造成的电路故障,于是蜡烛和煤油灯成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产品,但仅仅是购买一升煤油或柴油都显得非常困难且昂贵。

在年代的能源危机期间,亚美尼亚儿童努力保暖

亚美尼亚人很大一部分在黑暗中度过了这无尽的三年,连煮饭都要想方设法。由于缺少电力和天然气,电子和燃气加热器一文不值。在工厂的人创造性地利用蒸汽设备或电器设备,普通家庭每天限时打开小型煤油加热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甚至有人用蜡烛烧水。

缺乏暖气和热水,他们的大衣和帽子几年不换新,很少洗衣服,洗澡也得省着来。像远古的洞穴居民一样,他们靠昏暗的烛光生活,在细小的火焰上烹制食物。大多数地方,严寒让自来水和冲水马桶也不起作用。

席琳·萨尔基人道主义援助时亚美尼亚家庭只有蜡烛可以照明,山崎太郎摄

生火

这个人在为冬天做准备

-年冬季最难熬,那一年的冬天,埃里温的气候并没有高于过负25度以上。在没有暖气的公寓里,人们用花瓶和水桶向建筑外浇水来抵御严寒,在冰冷的房屋中,孤寡老人死后很久都无人收尸。

在年代的能源危机期间,亚美尼亚人砍柴自救

孤儿院也同样严峻。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缩在毯子下,戴着帽子取暖,通常两个孩子一起躺在床上。在条件较好的地方,每个房间都有外国人道主义捐赠的煤油取暖器,但仍然很冷。洗衣,包括尿布是通过在柴火上煮沸一大锅水来完成的。政府的资金和物资几乎全部枯竭,这些孩子的命运很能说。

埃里温的“黑暗年代”,森林和树木砍伐一空,城市,公园,广场,街道,果园,世界上所有事物都被分成两类,能烧的或者不能烧的,建筑物的所有栏杆,门,窗框,家具,木地板,儿童积木,鞋子,杂志,书籍……

-93年冬季,当地居民因引燃而砍伐了一个公园。山崎太郎摄

没有燃油,通讯基本靠吼,上班基本靠走。少数几辆还能开起来的公交车几乎扒满了了,而且无法准点准时,随时就会抛锚,沿着荒芜的高速公路漫步的人群数量众多,傍晚的行人有时会受到一大群野狗袭击,饥饿驱使曾经的家犬变得如狼似虎,连老鼠都变得双目通红。

乘车的人群将公交压得倾斜

没有广播或报纸,新闻只能通过口耳相传。该国的知识分子也丧失了研究或学术工作环境,更难以接受的是他们与曾经亲密无间的莫斯科学术界隔离开来,因此大量学者移居国外,在埃里温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

春天虽然会带来温暖的天气,但也会增加新的健康问题。许多水管和下水道在冬天结冰时破裂,加之滤水厂被关闭,供水将面临严重污染。

胃肠疾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荨麻疹激增。而药品却严重短缺,援助团体捐赠的疫苗也因缺乏供电不能妥善保存。

埃里温机场等待登机的人

亚美尼亚人士气低落,到年底,估计三分之一的亚美尼亚人已离开这个新生国度。当时,在埃里温市中心的一间公寓的价格还不到两万元人民币,许多亚美尼亚人对当时窗户和建筑物阳台上的广告记忆犹新:“公寓换机票”。而且几乎总是换不到。

亚美尼亚航空按不定期的时间表将劳累过度的飞机开往俄罗斯。这些飞机的保养情况也许还赶不上大巴,乘客们挤进肮脏恶臭的机舱,座位破旧且遍布污渍,有的必须站在过道上。

根据官方统计,年亚美尼亚的人口为人,年为人。但据各种估计,在“黑暗年代”,实际上万亚美尼亚人离开了上万人。

苏联计划经济体系的崩溃和政府职能的停滞,是埃里温居民需要面临的新现实,靠养老金生活的人领不到食物,到了冬季,这座城市却无法供应面包和燃料管道。

年排队买面包的人,商店只营业1小时

亚美尼亚社会支离破碎,只能向移居国外的家庭成员寻求支持,孤家寡人的下场无比凄惨。

直到此时,新的社会现实才使亚美尼亚开始怀旧,并希望建立一个可靠的施政体制。亚美尼亚的一位居民接受采访时说:“亚美尼亚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好时期。”“但是在苏联的统治下情况会更好。一年前,当我们投票支持独立时,人们并没有那种感觉。现在他们开始反思了。”

埃里温的城市景观也反映了其公民的日常生活和现实状况。

上世纪80年代,埃里温列宁大道

上世纪80年代埃里温公园

上世纪80年代,埃里温列宁雕像

年埃里温广场

刚独立时这座首都城市充满活力,酒店周围到处都有喷泉,剧院里人头攒动,孩子们开心地在公园里坐着过山车,步行街的每一处摊贩前都是拥挤的人群,每个人的钱包中都装满了零钱以备不时之需。街头上的时髦妇女穿着高雅,不输巴黎。

然而仅仅两三年后,许多开发中的房产被弃置,长久未用起重机在工地锈迹斑斑。喷泉里没有水,公园里人烟稀少,杂草丛生,过山车也停止了开动,路灯的铜线都被盗窃一空卖到国外。

电话不再工作,几乎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停止了,医院都被关闭。到了夜里,亚美尼亚的街道漆黑一片,幽静无声,动物繁茂。

独立和引入自由市场之后,政府没有能力提供资金,民间社会也不发达,投机的私营企业家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埃里温,自由市场以牺牲公共环境为代价快速发展。

经济学家哈尼安(Khanjian)指出:“在出现竞争和监管之前,私有化会产生垄断和市场失灵。在独立的前苏维埃共和国中,私有化产生了巨大垄断,这些垄断者控制市场并大幅哄抬价格。”

埃里温的城市景观正在慢慢瓦解,因为大多数建筑物、道路和城市基础设施都没有得到维护。在头三个严酷的冬季中,约有4.7平方公里的树木被砍伐以作燃烧取暖,从而使埃里温的森林覆盖率从年的11.2%降到7.4%,直到5年,亚美尼亚才恢复到10%的森林覆盖率。

这些树木中的大多数在城市周围的山丘上形成了绿化带,是亚美尼亚生态文明的象征。当文明陷入黑暗,生态也便不复存在。

骄傲亚美尼亚人本不愿砍伐树木作为木材,但寒冷的冬天令他们别无选择。在其他可以用作燃料的物品用尽之后,他们不得不砍光了埃里温山区和周围的树木。

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城市中心的绿茵地带被铲除后,一些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建筑立刻填补了曾经公园和街道绿化带留出的空白。

为了维持运转,更多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出售给私人,这种现象不受管制,小咖啡馆和餐馆如雨后春笋,彻底改变了埃里温公园的功能。

60年代埃里温的绿化

现代埃里温

塞凡湖是亚美尼亚唯一的海滩。它们是亚美尼亚人和前苏联的热门目的地,旅游业曾在亚美尼亚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上世纪70-80年代,亚美尼亚是苏联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但独立后失去苏联人民的光顾,旅游业在该国跌至谷底。

塞凡湖畔的海滩也通常被私有化,亚美尼亚人民曾经在这里自由的游泳,晒着日光浴,享受帆板运动和扬帆小憩的悠闲时光。塞凡湖还是一个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也是整个高加索地区最大的内陆湖。塞凡湖作家度假酒店能够俯瞰湖畔东岸,是吸引作家联盟成员和游客的独特苏联风格静修场所,许多亚美尼亚国内外文学名人曾在此处寻找灵感。

但日益商业化却使大多数在炎热的夏天努力寻找休闲地的亚美尼亚公民无法承受。

年塞凡作家度假酒店

当温饱出现问题,艺术也不复存在。埃里温音乐学院以外的艺术展会(vernissage),最初是由亚美尼亚艺术家们于上世纪80年代出售艺术品的场所。独立后,该地却转变为一个非正式的跳蚤市场,各行各业的小商贩迅速占领了艺术市场。

年,零售和服务商店在私有化建筑物的地下室开业,但其租赁费用却让人无法承担,这就导致商贩在人行道上摆上桌子出售小商品,最终这些桌子也被转换为摊位。

在艺术展会小摊上出售书籍,书可能拿回去就被烧了

住房私有化对每个公民都是积极的,但是缺乏治理导致建筑物和城市景观完全野蛮生长,不受监管的屋顶上随意加层,长高长胖。

经济崩溃迫使亚美尼亚人尽可能向埃里温聚集,因为它已成为国际援助和经济活动的枢纽。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该市中心的无序发展与苏联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了鲜明对比,埃里温郊区也正在迅速扩张。人员积聚还造成了许多治安和安全问题。

总的来说,独立后的混乱和战乱让亚美尼亚一夜回到解放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陷入了全面倒退,历经20余年依然未曾恢复元气。

长椅上的标语请求人们不要破坏环境

这个前苏联共和国在最后一个能源通道被炸毁的17个月前曾以高生活水平为傲,并以充满乐观的态度迎接独立,仿佛又回到大亚美尼亚的荣光时代。

但当贯穿格鲁吉亚的天然气管道被炸毁时,自由独立变成了自由落体,亚美尼亚变得黑暗严寒。

亚美尼亚的列宁像被摧毁

前苏联的瓦解形成15个独立国家,从俄罗斯寒冷的远东据点到欧洲化的波罗的海城市,再到塔吉克斯坦,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等受到内战困扰的共和国,各地都陷入了经济萧条和困境,但亚美尼亚无疑是最惨的国家之一。

年10月,亚阿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核电厂的第2号机组才重新投用,终于使每天可供公众使用的电力增加了10至12个小时,之后电力供应逐步恢复。

埃里温循环燃气发电厂

后来,阿塞拜疆对格鲁吉亚的管道轰炸也逐步停止了,因为它的作用不再如以前那样重要,因为亚美尼亚不再依赖管道系统了。此外,哈兹丹热电厂等火力发电厂的恢复也为亚美尼亚驱散了寒冬。

尽管能源危机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亚美尼亚的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仍然依赖进口,所有进口的天然气和石油几乎都是从俄罗斯经格鲁吉亚供应的,伊朗仅供应了少部分。

俄罗斯士兵在亚美尼亚与土耳其和伊朗的边境沿线巡逻安保

因此可以说,独立的亚美尼亚,其能源命脉依旧让它不可能真正自主。

在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和地区的人也许很难想象长年限时供电供水的黑暗和痛苦。

但亚美尼亚的实例说明,离开一个强大的国家去追寻理想化的自由,或许追求不到真正的自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tailongg.com/ewhj/5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