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日前,第三届亚洲青年微电影展“衲田花海之夜”颁奖盛典在江苏省宿迁市举行。
本届亚青展共征集到近两千部作品,来自亚洲29个国家和地区。最终评选出了本届影展主竞赛单元“花海女神”奖共计11个单项奖,其中中国影片《拯救》获最佳影片奖。
第三节亚洲青年微电影展评委会主席张会军
我感触最深是,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是对自己的这个生存的民族、文化、历史、国家有很多思考。
我们的整体水平比国外不差,目的是要锻炼年轻人,来自己练手,自己有东西想抒发。还有一个是通过这种微电影发现人才、发现团队、发现好的故事。
谁能赢得“女神”青睐?
”亚洲微电影展“获奖影片
以色列影片《小家伙》获最佳动画微电影
一个小动物在一座空城里寻找伙伴……
尼泊尔的影片《布希姆?塔帕先生奇事》
获最佳记录微电影
这部纪录片以一个人,神话和他的遗产为中心,同时作为一部传记片,作为一种永恒的社会评论。
中国影片《拯救》获最佳影片
神秘的黑色面包车逼近小区,Ivan错过了拯救的最佳时机,他只能做出一个困难的决定——“杀一个救一个,把房间弄乱”。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形?Ivan将如何选择?
中国影片《小瑛》获最佳中国微电影金奖
女主角郭月获最佳女演员奖
一则雾里看花的社会新闻,两个互取所需的孤单灵魂。
伊朗影片《白房子》导演ArastooMafakheri(马法克赫里?阿拉斯图)获最佳导演奖
一则关于年轻的宗教人士想要开始他的宗教工作的短篇故事。
中国影片《螃蟹》男主角王劲松
获最佳男演员奖
这是一个关于冬季和送别的亲情故事。
《螃蟹》男主角王劲松
著名影视演员,艺名“气壳”,现担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
年7月21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年7月毕业,分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年正式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任教至今。
曾出演多部话剧,电影以及电视剧。代表作品有《天下第二》《第三军团》《孙武》《赵氏孤儿》《不是不想嫁》等。
影片《校长》编剧伊朗编剧HamidRezaHosseinian(哈米德?雷扎?塞尼安)
获最佳编剧奖
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
吉尔吉斯斯坦的影片《肖像》
获最佳摄影奖
这个年轻人在梦中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陌生人,爱上了她。他请求他熟悉的艺术家再现梦中女孩的画像,并开始找寻她。
亚美尼亚的影片《适应》获最佳剪辑奖
这个实验电影是把现实生活的照片放在屏幕上,这类型的人生活在城市。埃里温的生活是印象电影的焦点,每一刻的生活适应了不同的情绪和生活的时刻,我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动。
土耳其的影片《视而不见》获评委会大奖
一群织布厂的盲人每个月被带到不同的工作场所,把岩石和棉花分开。
以青春之名,以极拍之名。作为第三届亚青展的重要单元———极拍48小时微电影竞赛,也为观众带来了最鲜活的微电影。
20支队伍,48小时,两天两夜,从剧本创作、后期剪辑、调音调色、配音配乐、字幕格式等,再到展映,最终12部作品成功入围。《野兽》《棠棣花》《明天你好》《小巨人》和《少女与白鹭》5部作品斩获优秀影片。
微电影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它是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30-60分钟之内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
它具备电影的所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和故事情节。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年网络上产生网络连续剧、网络短片。DV、单反相机等数码产品的诞生扩大了视频的圈子,不少电影爱好者已经不再只是爱好。他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制作出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影片作品。
年以前,“短片”分为实拍剧情片、动画剧情片、学生剧情片作业、网络视频。时长一般低于电影。
网络短片从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开始,逐渐变化成“微电影”这个词,走入大众视野。
年微电影行业慢慢转向“微电影+”的新形态,即“网络大电影”,又称“新媒体电影”。时长超过60分钟,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发行。
如果说院线大电影是这个行业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那么微电影就像是从大众百家走出的“游击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大电影前哨的微电影不仅是一段“小视频”,更多是才华创意的展现。
有人说“我们的美学原则被逐渐颠覆,受众从精英变成了大众。”诚然,微电影会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但这或许是一门艺术发展壮大,逐渐市场化和日常化的必经之路。
监制
陈杰
制片人
石岩
主编
纪萱萱
记者
陈瑶书
编辑
张震宇
运营
邓荣
往期节目推荐
●90岁余光中,最爱看《琅琊榜》
●国际设计节走一圈,发现世界啷个精彩(内含福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