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m.39.net/pf/bdfyy/bdfyc/
回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生活在过去,存在于现在,却能影响未来。
——《岁月的童话》
Day
.01.02
和才妹、超妹相遇是在埃里温火车站的候车室里,那是2号的早上。
一夜的火车,6点55分,次列车准时停靠在了埃里温火车站(YerevanRailwayStation),这是一趟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出发,而后跨越国界,最终行至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慢车[注1]。
车票是两联
注1:第比利斯(Tbilisi)和埃里温(Yerevan)之间直线距离约公里,由于地形缘故,火车需行驶公里,耗时约10个小时;汽车耗时约5~7小时,公里,盘山路较多,可包车,或去汽车站搭巴士[资料来源于网络]。不赶时间的话,可体验火车,一夜卧铺就到了。窗外还是漆黑一片,我搓了搓脸,背起背包,跳下火车,一头扎进埃里温的冬“夜”。这里,着实比第比利斯冷了不少,大概是由于海拔升高的缘故[注2]。注2:第比利斯海拔为~米;埃里温海拔为~米[数据来源于网络]。跟着稀稀拉拉的旅客,推开玻璃门,走入车站,在大厅里找了位置坐下等天亮。不一会儿,旅客就差不多都走光了,只剩一家人还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似是在包里翻找什么,后来找到了,随即也离开了。这个季节,当地8点多才天亮,此时,无处可去。我很想说,空荡荡的大厅里只剩我,然而除我之外,还有几位,大概是“快车司机”又或者“黑车司机”?他们轮番过来攀谈,问我去哪儿、走不走,知道他们只是想做单生意,然而,出于安全的考虑,还是谢绝了,聊天Ok,搭车抱歉。埃里温火车站离市中心不远,地铁只有2站,如是人少、行李不多、白天抵达,乘坐地铁也是不错的选择。然而,火车站售票窗口9点才开始售票,既是如此,就等到9点吧,待买了返程票,再去乘地铁。另,此时站外也未看到正规的出租车(看前人攻略说要走到站外的大街上才能拦到正规出租,没去尝试)。随着时间流逝,空荡的大厅越发地冷起来。司机们看我还在“坚守”,于是也放弃了“动员”,一个溜达过来给我一颗糖,一个跟我说,“这边冷,不如去左边候车室等,有暖气。”道过谢、又坐了会儿。刚踏上亚国土地,当地货币还分文未有,等会儿该怎么买回程票(买票不能刷卡,只能现金)、地铁票?想起攻略里说大厅有ATM机,于是起身朝冲着马路那面的大门走去,取好些用度,然后踱去了候车室。此时天刚蒙蒙亮,候车室里算我在内,寥寥数人。靠月台一面的椅子矩阵第二排低头坐着两人、似是一侧肩膀相互倚着,最后一排、一人背对所有人站着,成排的座椅中间还坐着两人。左边的几排椅子无人,我走过去,贴着暖气站了会儿。回了温,我又溜达起来,候车室里有处宣传栏,刚进门时没注意,现在凑近了看,应是些亚国史料,文字是看不懂了,只能简单看看图片。宣传栏对面,是售票窗口,编了号码,1至4,此时也都闭合着百叶窗或关着窗口。时间缓慢流淌,我又从靠近月台一侧的门出去,此时,淡淡的紫已从肃杀空旷的月台上方天空渐渐浮现出来。再次推门进来,斜对面、司机们正好从候车室连接着车站大厅一侧的门进来,莫不是又来搭话?心中一阵苦笑,不易、不易,我们都“不易”。不过这次没有冲我,而是径直朝着第二排低头的俩人去了,被搭话间二人抬头——这才看到,是两个“东亚面孔”的妹子。司机走后,我也“游荡”过去,“骚扰”了妹子们,原来是同胞啊,大家都是在等天亮了离开。Tips:如果抵达陌生地区的时间较晚或太早,天还未亮,无人接站,城市公交系统未运行,对城市环境不熟悉,建议可以呆在机场、车站等公共建筑内(一般情况下这些地方都是允许在夜间停留的,当然也有一些不可以,最好根据实际情况提前了解),等天亮了再“移动”。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来,一会儿大家便也熟络了。聊天间,得知她们有去塞凡湖(LakeSevan)的打算,妹子们也贴心问我要不要一起,来之前本想这次行程索性就放弃塞凡湖等非市内的景点了[注3],然而碰到了妹子们,可说一幸事,于是就定下3号一起包车出发。注3:塞凡湖等知名景点都在郊外且离市区较远,各景点又不在同一方向,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利用公共交通往来多个景点存在较大难度,当地人多是自驾前往,对于非自驾旅行者(自驾旅行者不在讨论范围)而言,一次想多去几个景点,选择包车则较优,然而对于单人包车来说,性价比和安全原因又可能成为部分的“阻碍”因素。9点,我们买好各自返程车票,走过百米地下通道,来到地铁口,这一站是沙逊的大卫(DavidofSasun)站,站口人工售票,单人单次亚美尼亚德拉姆(AMD)。下图为当时汇率付过钱(如果没零钱,工作人员会找零),工作人员会给你一个硬币大小的亮橘红色塑料币,投入闸机,即可进站乘车,也像不少国家一样,出站无需验票。我们坐到共和广场(RepublicSquare)[注4]站,出站口是个下沉式小广场,走出小广场,沿大路向西南方转去,步行1分钟就看到共和广场了。注4:共和广场是埃里温的中心,建于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时代称为列宁广场,广场周边围绕着历史博物馆、国家银行、国家邮局、万豪酒店等建筑,这些建筑采用当地特有的粉红色、红色岩石(看到资料说主要是褐石、赭石等)打磨成砖建成,在亚期间,不时就能看到这样微红的建筑,有些教堂也采用这样的岩砖,日光下,这些建筑的“红”就更泛出别样的玫瑰金来,于是埃里温便也得了“玫瑰城”的美誉。由于住地离广场不远,所以在亚美尼亚的几天,基本都会经过这里,也参观了历史博物馆,不过这是后话了。妹子们主动揽下了询价订车的大任务,当天晚些时候发来留言,告知了包车信息和第二天一早的集合时间地点。辛苦,感谢感谢!Day
.01.03
3号一大早8点,我们约在共和广场旁的DiamondPizza店外相见,之所以约在这里也是因为司机会在这里接送我们。由于一天都要在路上,三餐不定,我们都带了不少吃的,尤其妹子们,更是细心,前一晚还专门自制了三份内容满满的三明治。
Tips:广场旁的阿博维扬大街(AbovyanStreet)是不少包车游车辆的汇聚地,车身上一般挂着宣传海报,海报上图文相配,标出可以包车前往的景点,旁边还写着大大的联系电话,有些车主就在车旁散发名片,有些则无人,感兴趣你就自己联系。一大早的共和广场,没有什么游人,只有警察们整齐列队、长官例行训话。时钟敲过8下,我们坐上小白车,一溜烟出发了。第一站
深坑修道院(直译)/霍尔维拉普修道院(音译)KhorVirapMonastery
从埃里温一路向南再向东南、驱车约半小时,就来到了深坑修道院。一片有些荒芜的平原上凸起一块小山披,修道院就建在这座山披上。
打开谷歌地图,这里离西南边界不足2公里,与土耳其隔阿拉斯河(ArasRiver)相望,正南边离伊朗不足20公里(但是中间相隔部分土耳其领土),离东南边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这里是阿塞拜疆的自治共和国,是阿塞拜疆的一块飞地)不足30公里,就是这样一个远离都市人烟、尤其在这个季节看来更显荒凉衰颓的地方,何以如此出名?来者众多?
ⅰ深坑修道院的得名来源于修道院内小教堂地下的“深坑”。可以说这里是当今亚美尼亚信仰的起源。传说,公元年,到亚美尼亚传教的启蒙者圣格里高利,触怒了严酷镇压基督教的国王梯里达底三世(TiridatesIII),遂被其囚禁于山中深坑,当时亚美尼亚信仰的是原始教派。传说深坑内遍布毒虫,圣格里高利在这里被囚禁了14年(修道院里的介绍是13年,隔天在亚美尼亚历史博物馆里看到的介绍是14年),期间仰仗神力和一位妇女的暗中接济才活了下来。后来,梯里达底三世由于持续的恶行触怒神灵受到天谴昏迷不醒(有说是变成狼),天使托梦于国王的妹妹(有说是王后),促使她释放了圣格里高利。走出深坑的圣格里高利为国王祈祷救治,神奇地治愈了国王。国王于是痛改前非、接受感召,带领全国人民皈依了基督教,并于公元年宣布基督教为亚美尼亚国教。因此,亚美尼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把基督教作为国教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单一宗教国家[本段介绍来源于网络]。关于格里高利被投入深坑的原因,从修道院里现在的介绍看,大致可归为“新仇旧恨”,新仇是,国王一直认为基督徒对国家存亡构成很大威胁,而格里高利公开表明自己基督徒身份的行为一下激怒了国王,旧恨是同时国王认出了格里高利是杀父仇人的儿子,当年本应被一并处决的。Tips:文后“扩展阅读”附上现在修道院内给出的KhorVirap介绍及粗译。年,为了纪念圣格里高利的痛苦遭遇与不可动摇的信念,亚美尼亚人在当年囚禁圣格里高利的地牢上方盖起了一座小教堂;年,在原址上,人们又增建了一座大的教堂与修道院,于是就有了今天看到的样子[本段介绍来源于网络]。修道院里的深坑有两处,都在小教堂地下。如今,地穴都可以进入参观,只不过这下坑很有难度。每个地穴只有一处通道连向地面,通道几乎与地面垂直且十分狭窄,每次只容一人进出,通道内有石质或铁质阶梯,上下需手脚并用,一般人好像姿势稍有不对就可能被卡住,更不要说骨架较大、体型壮硕者了,建议三思而后下,“幽闭恐惧症”者、恐高者“五”思后下(哭笑)。妹子们艺高人胆大,打算下去查看一番,先进入了稍浅一些的地穴,深约2米,我犹豫着跟随其后,最终还是放弃了,只下了一半压抑感便迎面扑来,站在通道上、含着下巴向下俯视,地穴差不多刚够两三人站立。之后妹子们又挑战了更深的地穴,据妹子们说,此通道比之刚才更深更窄,攀爬难度更大些,后来看图片,此通道更像一个中央空调通风道,最下部的“坑”约是一个深5、6米、直径4、5米的圆柱型空间,那些年月,圣格里高利就是被囚禁在这里,很难想象这样小且“坑徒四壁”的空间中一个人到底是以何种超人的毅力和耐力度日14年之久。在下坑的期间,各地来的参观者、旅行者已挤满了整间小教堂,不少人都在排队等候进入地穴,更有老者们下坑参观。ⅱ修道院正对着的西南边若隐若现的雪山(天气好时,看得较为清晰),就是亚拉腊山(MountArarat)[注5],被亚美尼亚人视为“圣山”,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这座“圣山”大部分归邻国土耳其所有。注5:护照上盖的亚美尼亚出入境章上就刻有亚拉腊山的简笔造型。相传这里是《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创造的诺亚方舟在大洪水退去之后最后的停泊之地,而亚美尼亚人就是从诺亚方舟中走出的第一批子民。于是,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是亚美尼亚人的精神象征[本段介绍来源于网络]。参观修道院的同时,正好可以远眺“圣山”。因此,这里也就成为了公认的宗教圣地,是亚美尼亚人和广大基督教信徒们的朝圣之地,同时游客们也慕名前来,我们参观其中,“大团”“小团”游人如织。第二站阿博维扬市大教堂AbovyanCityChurch阿博维扬(Abovyan)市是埃里温东北方15公里处的一个城市,阿博维扬市大教堂刚好作为我们去塞凡湖路上的途经景点。走出教堂,我们还在拍照,大概是当地一家人,从我们身旁经过,然而小姑娘却迟迟不愿走,一边拉住家人的手,一边回头往我们这儿看,这眼神太熟悉了——孩子们向来总是充满好奇心的,更别提行走在一些“也许东亚游客较少”的国家,孩子们不时就会投来这样好奇又友好的眼神、有点儿甜又害羞的微笑,我们冲她挥挥手,表达我们的善意,见状,孩子的家人于是礼貌地询问我们是否介意跟孩子合影,“没问题,来吧!”
小姑娘开心地跑过来,原本还有点害羞的她,倒是在拿起手机和我们自拍的瞬间,动作行云流水、姿势老练纯熟、表情管理到位,于是,我们四人的笑脸就定格在了她的手机里。
哈哈,不提供真人了
上图来源于网络第三站塞凡湖LakeSevan离开阿博维扬,结束了上午的两个景点,继续往东北方向行驶约40分钟就来到了塞凡湖,时间是下午1点半。在湖边品尝湖中水产是不少攻略推荐的体验项目[注6],于是顺其自然,我们就把午饭留给了这里。司机带我们到一家湖边餐厅,等待烤鳟鱼、烤牛肉、鸡肉汤的时候,外边飘起雪花,这好像是今年遇到的初雪。注6:塞凡湖作为亚美尼亚最大的淡水湖,几乎处于这个国家的中心位置,如共和国的心脏一般,它也是亚美尼亚三大圣湖之一,然而说是三大圣湖,另外两个却一个位于土耳其,名为凡湖(LakeVan),一个位于伊朗,名为乌尔米亚湖(LakeUrmia),现今真正属于亚美尼亚的就只有塞凡一个而已。据说亚美尼亚90%的鱼和80%的小龙虾都产自这片湖[本段来源于网络]。下午3点,不能再耽搁了,等待我们的还有最后一个景点,要俯瞰塞凡湖景,我们还需爬上身后的小山。结账出发。前方飘来香甜的味道,原来“山”脚有间面包屋,只卖一种面包样的“饼”,上下山的游客几乎都被吸引,我们也禁不住来上一个,热乎虚软的大甜饼,瞬间就治愈了冷风飘雪中的我们。塞凡湖是高加索最大的高山湖泊,离埃里温60公里,有着“高加索明镜”的美誉,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先前偶见他人的攻略图片,这里景色宜人,不少人来此写生、度假,周边有不少度假村。然而我们到的当时,天已经有些阴了,时隐时现的太阳在天空中散着惨淡的白光,下午又飘了小雪,所以无法看到雪山环绕下的碧蓝湖水,以及晴空艳阳下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朵朵,留给我们的徒剩天地间一片灰白,四野茫茫,混沌怆然。于是残存在记忆里幼年应试教育的优势终于压倒了平日里对西亚文化知识的不求甚解与匮乏,于是数千公里之外的异国土地,“北风卷地白草折”、“飘飘何所以”、“独钓寒江雪”这样的典型中国诗句,忽地在脑海中蒸腾起来。其实我们攀爬的地方叫塞凡岛,因水位下降,如今已是深入塞凡湖的一块半岛,位于湖的西北角,但并不平整,是块小山坡。登上多节台阶,面朝湖水,背后就是塞凡纳旺克修道院(Sevanavank)[注7]。
注7:塞凡纳旺克修道院亚美尼亚语有“黑色寺院”之意,因其主要用黑色材料修建,湖名系由“黑色寺院”转化而来[本段资料来源于网络]。修道院始建于9世纪,由三座教堂组成,东侧的复活教堂毁于苏联早期的无神论运动中,现存的是低处的圣使徒教堂和高处的圣母教堂,院中还有一些靠在教堂外墙或散落在院子里的已经残破的十字架石(KHATCHKAR),其中偶见的绿色石碑是用当地特有的绿石雕刻而成。据资料,千年来,环湖修建过数不胜数的教堂、城堡、十字架石,塞凡纳旺克修道院也见证了繁盛的贸易商队在湖边踩出的细密丝路古道。参观时,会遇到当地人来此虔诚祷告,大家都谨慎注意,避免过分打扰。Tips:以上三处景点都无门票。
感谢妹纸们询价、做美食、带着“飞”,祝开心喜乐、一切皆好。这次的因缘际会,
也像之前的每一次、之后的每一次一样,
“捡人”、“被捡”,
与每个真实独立的个体、自由有趣的灵魂相遇,
大概才是旅行路上最美好的事情。
别错过!!!
扩展阅读:
KhorVirap如果说,历史上,阿塔沙特王国对于阿塔沙特城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同样来自于帕提亚家族的后代格里高利?卢萨沃里奇(“照耀者”格里高利,CA,-)对于深坑修道院地位的稳固就具有同样的意义。他被囚禁于深坑修道院以及后来成为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创始人的故事就是亚美尼亚基督教历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故事始于3世纪时一场对亚美尼亚国王Khosrov大帝的谋杀。在波斯,萨珊王朝屠杀了Khosrov大帝的男性亲属后打算入侵亚美尼亚。Khosrov奋力抵抗萨珊入侵,并在数场战役中将他们打败,直到Khosrov被一个叫Anak的远房亲戚所杀害,这个亲戚是萨珊王朝招募来刺杀Khosrov的。Anak随即被抓,连带家人要一并处决,然而他的两个儿子中的一个逃到了凯撒利亚,就是格里高利。Khosrov国王的唯一儿子,T`rdat也被偷偷带到罗马,在罗马,他在皇室的庇护下长大,精通多种语言和军事战术。他认为基督徒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威胁。待成年后,T`rdat作为罗马军团的先遣部队,被奥勒良皇帝派去攻打占领亚美尼亚的萨珊王朝。在路上,T`rdat遇到格里高利,并欢迎他加入自己的宫廷,那时,格里高利对自己的基督教徒身份仍旧保密。公元年,T`rdat击退了在亚美尼亚土地上的萨珊王朝。亚美尼亚历史学家写道,在一个异教仪式上,T`rdat命令格里高利在埃里扎的阿纳希特女神(译注:阿纳希特女神,亚美尼亚前基督教时期神殿中的主神之一,在早期也曾是战争女神等)雕像脚下放上花圈。格里高利拒绝,并宣称他的基督教信仰。这激怒了国王T`rdat,国王得知格里高利的真实身份后勃然大怒,格里高利是暗杀他父亲的人的儿子。格里高利被扔进了阿塔沙特城堡地牢的一个深坑,里面装满了毒蛇和昆虫。他在那里苦熬了13年,直到国王在下令谋杀赫里普西梅和圭亚尼(亚美尼亚传播基督教的贞女)后发疯,国王的妹妹Khosrovadukht只好下令召见格里高利,因为在此之前,她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告诉她,为了使国王变回理智,她哥哥必须服从格里高利的命令。国王在兹瓦特诺茨见到了格里高利,忏悔了自己的罪行,皈依了基督教,然后他被治愈。这标志着整个王国信仰转变的开始,这一年是公元年。(以上如有不当之处,请谅解、指正)图片提供:白2碗碗
节日来了,不知道送什么礼物好吗?
上图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