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她虽属亚热带地区,但是由于海拔高,所以不像非洲其它国家那么热。她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气候使她拥有了世界上众多牛逼的咖啡。
据说公元9世纪埃塞俄比亚的一位牧羊人在一个叫卡法(kafa)的地区发现了咖啡,英文coffee也因此而来。
咖啡文化在埃塞俄比亚有着多年历史。埃塞俄比亚有着自己传统的咖啡礼仪。
煮咖啡要用陶壶和炭火炉的。漆黑色的陶壶圆肚细腰小口,像埃塞美女的身姿;壶颈和壶口刻着几何图案,木质的壶盖染着红绿的色彩,壶托是染成七彩的英吉拉草编制的。新壶使用前要“养”的。将壶清洗干净后,放入小半壶咖啡渣子,加水放在炭炉上烧开,沸腾的水带着咖啡渣子一齐就噗了出来,如此反复几次,壶就“养”好了。
埃塞的男人是禁忌煮咖啡的。在正式招待客人和贵宾的场合下,都是埃塞美女身着埃塞传统服装--彩线绣花边白长裙,头上围着白色头巾,坐在摆满咖啡杯的桌子前烹制咖啡。
埃塞俄比亚人民虽然贫穷却享受着咖啡带给他们的幸福,脸上都洋溢着简单幸福的微笑。
埃塞俄比亚被东非大裂谷分成东西两半。其中非常出名也是我最喜欢的耶加雪菲就来自于东半区。
耶加雪菲Yirgacheffe是埃塞俄比亚的一座小镇,海拔-公尺,也是埃塞俄比亚精品咖啡的代名词,这里自古是块湿地,古语“耶加”yirga,意思是“安顿下来”,“雪菲”cheffe意思是指“湿地”,因此,耶加雪菲意指“让我们在这块湿地安身立命”。
所谓“耶加雪菲味”是指浓郁的茉莉花香、柠檬或莱姆酸香,以及桃子、杏仁甜香或茶香。而,本季雪菲干香的蓝莓味尤其突出,磨完粉后满屋的蓝莓香。用“咖啡入口,百花盛开”这句话来形容最恰当了,恰似花朵促动味蕾与鼻腔嗅觉细胞的舒畅感。除了花香味外,细致的醇厚度body,犹如丝绸在嘴里按摩,触感奇妙。目前很多咖啡化学家开始研究耶加雪菲四周的微型气候与水土,以归纳出精品咖啡的栽种方程式。
我们习惯上将埃塞俄比亚分为九个产区:金玛、西达摩、耶加雪菲、哈拉尔、林姆、伊鲁巴柏、金比(列坎提)、铁皮、贝贝卡。塔纳湖的齐格没有列入九大主力产区!这九大产区中耶加雪菲、西达摩、林姆和哈拉属于精品产区;其他产区则为大众商用豆产区。
西达摩生长于最南方的衣索比亚高原海拔-英尺(Sidamo省)之间,是埃塞俄比亚南部着名的精品咖啡区,与肯尼亚接壤,处于吉玛的东南方,首都正南,通常甜味明显,也较多数人喜爱,其年产量约为袋/60kg,豆身较Longberry小些,绿中带灰,在西达摩的日晒干燥场,咖啡被置于麻网木架中,工人们轮流的在阳光的曝晒下,手动翻搅咖啡,日晒西达摩通常被标示以G4出口居多,水洗西达摩因为处理过程的较日晒的完善,所以大多数以G2等级出口较多。
西达摩咖啡生豆略带灰色,有些地方粗大而有些地方细小,酸度柔烈兼备,醇度浓淡相宜,甘甜辛香,是埃塞俄比亚南部高地的庭院咖啡之一。它与一般非洲咖啡不同的是,西达摩有清澈的果酸,滑润的口感,并带有精致的花草气味。
利姆咖啡(LimuCoffee)以芳香、葡萄酒味出名(spicyandWinnieflavor),深受欧美欢迎。酸度、醇厚度好,水洗利姆咖啡也是精品咖啡宠儿。豆形中等、绿蓝色,多为圆形。
海拔米—米。哈拉尔产区的年降雨量只有毫米,比西达摩和咖法森林更为干燥凉爽,基本上全部采用日晒处理方法。近年也偶有水洗的哈拉,相当珍贵!哈拉咖啡素以杂香出名,是古早味的典型!哈拉尔,一个反映出埃塞尔比亚盛衰的名字;哈拉尔咖啡,被誉为“旷野的咖啡”,而更像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哈拉尔咖啡有优质的阿拉伯风味,但味道却不尽相同,有的味道厚重、低醇度并有强烈的酒味,有的却浓香、滑润伴有清淡的果香,或带有奇妙的黑巧克力余味。但是最重要的是,它几乎最低的咖啡因含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