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火一座城,我在阿塞拜疆的日子

布丁叔,80前,非土生但土长的上海小囡。

黑胖妹,80后,颜值与智慧等值的江南女汉纸。

一个有深度的旅行交流平台。

与您一同分享单车亚欧环游前前后后的有趣事

阿塞拜疆,我们外高加索三国的最后一站。

1、风!

来之前就久闻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是一座风城。

因为靠近里海,

气候适宜,

温度适宜,

只是风力没那么亲和。

冬季的风拂过,脸生疼。

夏季的风扫过,裙见底。

在离开巴库去另一座城的路上,

好笑的是,

我们坐在车里,

看着路边一位黑衣老爷爷,

一路小跑,

追着他那被大风吹走的小黑帽。

调皮的风就是要让这个看似多年不运动的爷爷活络活络胫骨,

你跑,我吹,

你再跑,我还吹。

爷爷捡到帽子后应该消耗了卡路里了。

嗯,今天红茶里的糖白加了......

2、火!

在我们的眼里,

巴库是一座“石油”堆出来的城市。

早在13世纪,

阿塞拜疆地区就发现了石油。

里海西岸这个黄金地理位置,

为阿塞拜疆,为巴库,

带来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甚至在二战期间,

德国进攻苏联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便是巴库的石油!

而在苏联时期,

阿塞拜疆也是全苏联各共和国中,

不依靠中央财政补贴的两个共和国中的其中之一(另一个是俄罗斯)。

初到巴库的人,

必定会惊叹它的建筑。

它的现代感绝不亚于某些发展中,甚至发达国家。

如果说亚美尼亚的首都埃里温是集合了全国的财力建设的一座城,

我想,

巴库那标志性的三座似火焰的摩天大楼,

也像水蛭一样,

吸干了人民的血。

(火焰之塔,夜晚塔上的灯光呈蓝、红、绿三种颜色,象征火焰也象征阿塞拜疆的国旗)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典型的扎哈哈迪德作品,标志性的流畅线条配上冷色系的一抹色)

(阿塞拜疆地毯博物馆,年迁入的新馆,宛如一条半开状态的地毯)

3、世俗!

在我们去过的穆斯林国家里,伊朗最保守,

土耳其最欧式,

阿塞拜疆,最世俗!

香烟、红酒、伏特加、摩登女郎...

你能想到的所有世俗的物质,

这儿都有。

只是,

在穆斯林国家听不到宣礼塔的祷告声,

还真有点儿不习惯。

(书报亭除了报纸、杂志还有一排排价格亲民的香烟)

想起在伊朗时,

黑色是主色调,

祷告声是主旋律。

连著名的设拉子红酒,

也因为伊斯兰革命被取缔。

人们偷偷地酿酒,

偷偷地播放美国音乐,

偷偷地去第三国庆祝与他们毫无关系的圣诞节。

而作为土耳其的小弟,

阿塞拜疆在世俗化这点儿上可一点儿也没有落下。

他们的总统公开表示,

我们欢迎一切异教的节日!

在阿塞拜疆的日子,

我们似乎有一种生活在小土耳其的感觉。

人种同宗,语言同宗,

饮食同样以烤肉为主。

而他们也以自己是突厥人为荣。

4、战争!

Aline曾经和我们说,

她的男人是一个俄罗斯迷,

一切与俄罗斯有关的事物,

他都无比狂热。

比如,

同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

那就不得不说起纳卡战争。

纳卡地区,

准确的说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一个由亚美尼亚人掌控的阿塞拜疆领土上的自治州。

早在一战之前,

纳卡地区就因种族、宗教和政治等因素冲突不断,

苏联期间,

为了维持所谓的自身安全,

纳卡被苏联直接划给了阿塞拜疆。

除了背后俄罗斯军事、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骁勇善战的亚美尼亚人用强大的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

为自己赢得了一次次“胜利”。

战争的缘由和进展我想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那么,就说说战争给人民的殇痛。

Aline的男人在一次亚美尼亚的旅行中,

认识了一家人,

暂且称为A。

A是亚美尼亚人,

原本居住在阿塞拜疆境内。

日子一天天过去,

至亲也渐渐老去,

最终逝去,

葬在家门口的那片墓地里。

有一天,

战争爆发了,

原本和平共处的两国人,

各自驱逐了生活在自己国土上的异族人。

A在回国的路上,

遇到了一家在亚美尼亚境内生活的阿塞拜疆人,

暂且称为B。

A与B相遇后,

感慨着,有“家”,却不能回。

现在去的,却没有家。

于是,为了有家可住,

他们交换了各自家门的钥匙。

A去了B家,

B去了A家。

并且他们仍坚信战争结束后,

能够返回“家乡”。

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政治角逐,

无论成败都会有一个结果,

谁知,

这场战争一打就是三十年。

而远离各自“家乡”的A和B,

终日忍受着无法悼念逝去亲人的痛苦。

因为战争,

阿国和亚国成为了死敌,

封锁了所有的交通。

A和B,

回乡的路遥遥无期。

A和B之间,

也再没了消息。

Aline的男人听到这个故事后,

决定帮助A前往阿国找寻B。

为了这两家无法再回去的地方,

带去口信。

故事并没有结束,

尽管我们并未遇上A或B,

但我们从Aline的描述中,

似乎看到了电影里的场景,

炮火连天的世界里,

被迫逃离的难民,

非死,即伤。

能活着走出去的,

定也笼罩在阴影中......

(图为巴库英雄纪念碑及不熄的火焰,纪念在纳卡战争种逝去的生命)

就在巴库最市中心的位置,

有一座陵园,

阿塞拜疆独特的三色星月旗随风飘扬,

这里埋葬着在纳卡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战士们,

他们长眠于此,

望向里海,

却似乎怎么也看不到和平的彼岸。。。

5、七天!

除去首都巴库,

我们去了舍基和占贾。

三天,两天,两天。

很多人只把阿塞拜疆作为中转站,

甚至停留不超过2天,

但如果你也像我们有足够的时间,

一定要在夏季来到外高加索国家。

留给格鲁吉亚30天,

亚美尼亚15天,

阿塞拜疆15天。

舍基,

一座多年历史的古城。

阴冷的冬季,

我们没有享受到片刻自然美景,

亦未感受到阿塞拜疆人民浓浓的热情,

只能在这丝绸之路要塞之地,

假装仍有驮马的商旅经停歇息。

(外高加索地区最大的Karvansaray,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是商人驿站)

(两层的建筑,上层是商人休息的客房,下层是用来堆放货物和停放马匹、骆驼)

(上下层有楼梯相通,便于商人随时查看自己的货物,照料自己的交通工具。)

(布丁叔说,他在这里嗅到了时间的味道,但却闻不到浓浓的、浓浓的骆驼便便味儿)

占贾,

阿塞拜疆第二大城市。

赶上阳光明媚的早上,

坐上前苏联的公交车,

穿越时空,

来看你。

土耳其的浴室、音乐厅、玻璃纪念塔。

阿塞拜疆的公共交通倍爽,

两毛您随意!

原来,

心情与天气有关!

一杯阿塞拜疆红茶,

一个温暖的午后,

一个最灿烂的笑容。

实用信息栏

一、货币:

阿塞拜疆马纳特azn。

1azn≈3.9rmb

二、签证:

电子签,费用20美金+4美金手续费,三个工作日出签。

落地签(只适用于巴库国际机场)20美金,当场出签。

三、交通:

1、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至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火车(每天一趟)19:45---07:30票价:33.63拉里(三等卧铺)

2、从巴库至舍基

火车(每天一趟)22:40---07:10票价:8.23马纳特(三等卧铺)

3、从舍基至占贾

汽车(每天两趟)09:00---11:00票价:4马纳特

4、从占贾至第比利斯

火车(每天一趟)04:00---10:45

汽车(每天两趟)06::00,时常4小时,票价10马纳特。需提前一天购买。

5、城内交通

阿塞拜疆市区公交车及minibus均为0.2马纳特,合计8角钱人民币,下车付钱。

首都巴库有地铁,票价亦为0.2马纳特。

由于苹果和







































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tailongg.com/ewls/1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