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月15日,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突然提出辞去党内和政府内职务。政府首脑辞职在埃塞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德萨莱尼自我解释下台的原因是,从年以来的“不安和政治危机已经导致许多生命的丧失和失踪。我将我的辞职视为对改革的呼吁,以实现可持续的和平与民主。”此后,埃塞再度宣布全国进入6个月的紧急状态。上一次全国紧急状态是年10月至年8月之间。但是高压的紧急状态没有遏制住国内的冲突和不稳。3月10日,政府军在首都南部公里、埃塞与肯尼亚交界的莫亚莱镇射杀至少9名平民。政府的官方解释是5名政府军人将他们误认为是非法组织奥罗莫解放前线的团伙。国内骚乱还造成多名埃塞公民越境到肯尼亚寻求庇护。那么,埃塞为何近年来在维持经济增长快速的同时,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却变得尖锐起来?
埃塞的国内骚乱:土地问题与族群矛盾重叠埃塞国内骚乱的导火索是埃塞政府意图实施“亚的斯亚贝巴总体规划”,征收首都周边奥罗米亚州的土地来发展经济,侵犯当地奥罗莫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强国家与弱社会的结构下,小农利益诉求与国家发展战略不相适应,族群间利益分配不均等。
自年推翻军政府以来,埃塞长期存在着少数族群占据权力中枢,在土地问题有着绝对主导权的情况。土地问题与族群问题相互重叠。执政党埃塞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埃革阵)由四个成员党所构成,以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提人阵)为核心,涵盖阿姆哈拉民族民主运动、奥罗莫人民民主组织和南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阵线。但是,在族群结构上,奥罗莫人占34.4%,阿姆哈拉人占7%,索马里人6.%,提格雷人6.1%。在阿比西尼亚帝国时期,海尔塞拉西一世就建立歧视性的土地制度,奥罗莫的农民丧失土地所有权,集体沦为少数权贵集团的佃农。埃革阵推行土地国有化,并且在宪法中排他性地授予联邦政府权力来颁布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法律。在政治过程中,提人阵事实上主导了土地政策和法律的制定。
埃革阵在发展战略上效法东亚国家建立发展型国家,而非西方所倡导的结构调整计划和经济自由化。发展型国家认为,经济发展应该用增长、生产率和竞争力来界定,是国家最优先的目标,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平等与社会福利以避免目标间的冲突。在具体做法上,埃革阵以低廉的价格征用农民的土地,尽可能降低土地生产要素的成本来招徕投资者。
埃塞的不确定性:谁将是下一任总理谁将接替海尔马里亚姆这个迫切问题仍然没有产生结果。有分析家认为,既然奥罗莫人政治边缘化是其反政府的根源,任命一个奥罗莫裔总理可以防止致命后果的产生。奥罗莫地区政府总统勒马·梅格萨与奥罗莫人民民主组织领带人阿比亚·阿赫米德都是有竞争力的候选人。另有分析家认为,如果阿姆哈拉人、副总理德梅克接替总理职位,则会加剧奥罗莫人的抗议。
领导人的悬而难决确实将加剧埃塞俄比亚的不确定性。
(本文系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卓振伟原创,如需深入分析与咨询服务请与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联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