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

那是五月中旬的一天,一封来自中国北京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的面试邀请信中断了我在亚美尼亚作为一名当地汉语教师的忙碌生活。

我曾提交了博士学位奖学金申请书,想去中国攻读一个为期三年的CCSP博士学位。通过审批程序,我成功获得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博士的机会。

出于对前途的憧憬,我准备放弃眼前的安逸去迎接未知的挑战。我想给自己这次机会,因为我认为“风景那边独好”。当时,我正在亚美尼亚埃里温国立语言大学和孔子学院教书,已经达到我教育生涯的中、高级阶段。我曾任孔子学院教学部的负责人,并教过俄语、英语和汉语。然而,我并没有将自己的前程就此定下来。我认为自己不妨可以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观,提高一下自己的职业素养,进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然而,当真正成功地申请到一个可以赴国外攻读三年博士学位的机会时,我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惶恐,时常踌躇不定,不知要不要离开自己的安乐窝。

最终,我还是决定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当我抵达北京时,这座城市给了我一种久违的熟悉感,因为我曾在这里待过一年。

从应对文化冲击到主动了解当地娱乐文化,我已经渡过了适应这个陌生国家文化的恐慌期。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和自己对未来的憧憬,让我对自己做出的这个选择感到无比兴奋。

然而,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生活是需要勇气的。刚到北京时,所有可能的恐慌感和畏惧感都曾不时地涌上心头。

在陈国华导师的帮助下,我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并决定编写第一部《汉语-亚美尼亚语辞典》。此外,我还被委托成为北外第一位亚美尼亚语教师。目前,亚美尼亚语是面向大二、大三学生开设的第三外语。亚美尼亚语是门选修课,学生们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我。令我惊奇的是,这些中国学生认为亚美尼亚语并不是那么难,因为他们认为一些亚美尼亚语字母就像汉字一样。而且,一些难读的音,如?[dz]?[t?s],?[ts],他们也能读得非常流利。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生们还有机会了解亚美尼亚文化和历史,这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此外,我们还时常观看亚美尼亚电影,欣赏亚美尼亚音乐。

北京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东方国度,而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它的西方化、多元化和高消费。中国并不像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亚美尼亚人所想象的那样:嘈杂的人群拥挤在一条条狭窄、肮脏的街道里。恰恰相反,这里到处都是宽敞而整洁的街道和马路,就连地铁站也像刚刚清洗过似的。

这里的一切都很迷人。高耸云霄的摩天大厦、现代化的建筑、以及繁华的商店。众多国际品牌,如Adidas、HM等,琳琅满目、比比皆是。然而,让我疑惑的是,在这个全新的大都市里,古老的中国藏到哪里去了?这些说着英语,穿着西方服饰的北京人还是不是地道的中国人?出于对当地传统美食的好奇,我不希望在中国看到咖啡、面包或奶酪。这儿的星巴克竟然比欧洲任何一个城市的都要多,大概每隔米就能遇到当地人咀嚼着三明治、喝着热饮。法式蛋糕店、德国面包店、阿拉伯大饼店、印度小餐馆,应有尽有,甚至在雅宝路俄罗斯大使馆附近还有个亚美尼亚餐馆。

可是,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我却很难找到古老的中国和地道的中国人,即便是去长城也是同样的感受。难道是游客太多、吃汉堡的人太多的缘故吗?不行,我得再找时间好好欣赏欣赏长城,也许错开国家法定节假日会稍好一些。在故宫我仍然没有找到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后来,我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藏在雍和宫和毗邻的胡同里,就是在那里我意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在天坛,我再一次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两年后的今天,我认为自己已经逐渐成为了一名北京人。我已经习惯了在高峰期挤地铁,骑自行车穿梭于这里的大街小巷,在街边市场讨价还价,每天查看天气污染指数,还可以在手机上使用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安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tailongg.com/ewls/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