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波斯帝国的都城,21世纪的今天什么样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埃里温这个名字让我感到匪夷所思,英文表述是yerevan,最早的中文翻译是耶烈万,不得不说这个音译的确有点勉强。但今天的中文名称埃里温,可就和它的英文单词找不到任何联系了,答案到底是什么至今我也没找到。

因此我十分牵强地怀疑埃里温是它的亚美尼亚语发音的音译,确实有点说不过去,写到这儿自己都有点脸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这种糊弄人的方式居然都落在纸面上了,看来在只是没有增长的情况下我的脸皮倒是增厚了不少。

埃里温最早的雏形来源于公元前年,也就是咱们熟知的“烽火戏诸侯”的那位周幽王继位的那年,乌拉尔图人的领袖阿尔吉什提一世下令在此地设置了一座名为埃勒布尼的军事要塞。

由于来自欧洲与印度的商旅路线都需在此路过交汇,因此要塞自从建成之后,就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冲。至于埃里温的现名之启用,最早出现的纪录是在7世纪时,也就是咱们的唐朝初年,这里成为当时波斯帝国统治下的亚美尼亚之首都。

埃里温的黄昏

高加索三国的首都可谓各有特色,埃里温给我的感觉是朴实。城市的建筑采用当地盛产的粉色火山岩打造,在阳光的照耀下,有种温柔的粉红色光泽,因此她也被称为“粉红之城”。整座城市安然坐落于三面环山的平原上,埃里温几乎所有房子的窗户都能定格山影。

天气好的日子,如果站在埃里温大阶梯的顶部,整个城市平躺在大地之上,亚拉拉特山仿佛漂浮于城市上空,那个景致在全世界也难找到,完全像是海市蜃楼,难以想象它是现实中的景色。山体线条匀称常年白头,虽然它位于土耳其境内,但在亚美尼亚人眼里犹如日本人眼中的富士山,割舍不了的亚拉拉特情结。

今天亚美尼亚有点像它的死对头阿塞拜疆,离散人口甚至大于目前国内的人口,为了增加亚美尼亚人的总人口,当时政府还允许双重国籍。正是这些漂流在外却心系祖国的亚美尼亚人,源源不断为亚美尼亚输入外汇,现在亚美尼亚的主要基础建设就是依靠侨民的资助。

其实格鲁吉亚也差不多是这个状态,经济的低迷让国内人口的流失严重,国外人口不低于国内人口的现象成为高加索三国的通病,而且三国无一例外地都向欧盟靠拢,希望能加入欧盟让本国经济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埃里温市中心共和国广场

我的埃里温之旅从市中心的共和国广场开始,它始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联时期,设计师是最著名的现代亚美尼亚建筑师、沙俄帝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亚历山大·塔曼尼扬。

和其他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一样,城市最为有名的广场基本都叫列宁广场,本来广场中央靠西位置还有一尊列宁像,随着亚美尼亚的独立在二十世纪末被移除,广场的名字也改成了今天的共和国广场。

这里是亚美尼亚国家核心建筑密集区,广场正北是亚美尼亚国家博物馆、国家画廊、文学艺术博物馆、ArnoBabajanian音乐厅,东北角是亚美尼亚中央政府合署办公区,包括总理府。东南为亚美尼亚国家邮电局等部门。

西北角为亚美尼亚外交部等部委大楼,西南角为万豪下属亚美尼亚酒店,各建筑风格一致为“亚美尼亚古典式”,以亚美尼亚盛产的红、粉、白各色岩石建造,粉红色的主色调呼应着“粉红之城”的美誉。

共和国广场的规模甚至与一些欧洲国家大城市的广场不像上下,亚美尼亚国庆阅兵例行于此举行。广场上最值得一看的是始建于苏联时代位于正北的历史博物馆,它是原来亚美尼亚历史博物馆、亚美尼亚革命博物馆合并而成的。

馆内展品丰富,涵盖亚美尼亚历史从上古至年并入苏联以前的所有时期。博物馆正前方有个水池,在广场走累了的游客都在池边的台子上休息,本地人也都乐于跑到这里来游玩,原因是附近有个跳蚤市场。

这里一般周末十点左右摊位会比较多,前面的是生活用品与工艺品为主,后面才是二手的旧货。很多街头艺术家也把这里当做聚集地,想要了解埃里温的民生百态,这里是不能漏过的重点区域。

亚美尼亚国家博物馆

跳蚤市场是淘宝捡漏的地方,适于有情趣有时间的年轻人,不紧不慢地在市场里泡上一天,应该会有不错的收获。如果您要是财大气粗呢?没问题,距离广场很近的就是埃里温最高档最时尚的商业街,有点北京王府井的意思。

它是最受年青人及游客欢迎的一条大街,两旁都是敞开式的餐厅及咖啡馆,尤其在夜晚十分,可谓是人声鼎沸,两旁餐馆、咖啡馆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白天来的话逛累了可以去不远处的位于自由广场上建于年亚美尼亚国家歌剧院,这里距离共和广场也就1公里的距离,剧院由亚美尼亚建筑师亚历山大·塔马尼扬设计,包括两个大厅:拥有座位的阿拉姆·哈恰图良音乐厅和拥有座位的亚历山大·斯潘迪亚里扬国家歌剧芭蕾舞剧院,如果喜爱歌剧、芭蕾舞可以抽空来看一场演出,票价可比在天安门国家大剧院要便宜不少。

傍晚的步行街

如果说北京的中轴线,永定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地安门、鸟巢、奥体公园这一系列知名景点的名字一下就会脱口而出。那埃里温的中轴线呢?共和国广场,自由广场,法国广场和埃里温阶梯都在这个中轴线上,所以在这边徒步旅行和在北京基本一样,不容易走丢,尤其是对路痴来说想不认道都难。

中轴线上不得不去的地方当属埃里温最醒目的地标Cafesjian艺术中心,比较通俗的名字是埃里温大台阶或社会主义大阶梯,就在歌剧院北部。

艺术中心的设计宛若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建造Cafesjian的构想源于上世纪30年代,由活跃于埃里温的建筑师设计,当时可谓超前的作品,旨在利用一个园林绿地将北部的住宅区和市中心的文化区连结于一体。

这栋建筑的坎坷旅程体现着亚美尼亚国家的坎坷命运,建筑工程自年开始不断被内忧外患所打断,年也就完成了个雏形。终于在年,一名亚美尼亚籍的美国富商出资重建,将整个建筑改造成以他名字命名的美术馆和露天公园的结合体。

艺术中心最终于年开幕,成了举国上下的骄傲,他们终于有个能摆上世界舞台的建筑和博物馆,亚美尼亚人群情雀跃,幸福感满满地顺着食管溢到了嗓子眼儿。大阶梯前方是一个广场,广场两侧都是街边咖啡厅,不少当地人在这里慵懒地打发着时间。

广场上博人眼球的是形态各异的雕塑,彰显了亚美尼亚“艺术之都”的艺术气息。广场的门户位置是一尊巨型塑像,一个男人双手拄着案台,若有所思地低着头,据说是一位对埃里温城市规划有特殊贡献的设计师,给我的感觉有点压抑,我这还没进广场呢,就看见这么一张“垂头丧气”的脸,情绪好像都受到了影响。

广场上的其他雕塑都很现代,造型甚至有些怪异,往往能让游客有种脑洞大开的感觉。我最欢的是一尊题为“SmokingWoman”的塑像,一个胖到发圆的女孩趴在地上,那个体态一点也不让人反感,即使心情再不好,只要看到她立马儿就会烟消云散。

工厂里还有一个“LOVE”的雕塑,让我想起了台北大厦底下那个“LOVE”,颜色虽不相同,不过倒让人有种远隔万里心心相映的感觉。走过广场,社会主义大阶梯上最为吸人眼球的就是一尊赤裸的男性塑像,两旁台阶各竖一尊,像是在沉思人生,又像是傲视于这座城市,夜晚时两尊塑像还会发光。

这个胖女孩可不可爱?

社会主义大阶梯依山而建,艺术中心就隐藏在山体内。沿着大阶梯爬到山顶没问题,如果嫌累市内有一条分为几段的自动扶梯能一直把你送到米的顶层。艺术中心的建筑上处处都饰有亚美尼亚的图腾,并摆放了不少大师级的雕塑作品,全部来自Cafesjian的收藏和捐赠。

哥伦比亚艺术家Botero巨大的肥猫睥睨的看着尘世间,成了当地人最热爱的城市雕塑,竞相与它合影。巨大的空间内还有不少的展览空间、爵士酒吧等,想把这个艺术中心逛完,我觉着一天的时间都不够。

上到顶层的平台,水池上方有三个跳水健将的金属雕塑,充满了力量的线条。在往上走一层就到了天台之上,有阳光的日子,这里是埃里温情侣拖小手的地方,站在这里,整个城市和“漂浮”在埃里温城市上方的亚拉拉特山尽入眼帘。

其实这里是最适合于亚拉拉特山合影的地方,人是前景山是后景,“白了头”的雪山悬浮于埃里温之上,人物正好卡在其中,只可以我来的这天天气雾蒙蒙的,根本看不到亚拉拉特山,这绝对是我此次高加索之行最大的遗憾。

如果在晚间华灯初上之际,灯光缓缓亮起来的埃里温,整个宁静的城市蠢蠢欲动,在这里俯瞰整个城市,内心将泛起与白天完全迥异的感动。正好酒店离这里不太远,可以步行登上天台,服饰完灯火辉煌的埃里温直接走下山去,将自己的身体彻底投进这座让人迷醉的城市。

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小巷,都会给您展现出不一样的味道。而且绝对放心,埃里温的治安是绝对让人放心的,不像去欧洲的国家,明明守着迷人的夜景,就是不敢挎着单反相机到处溜达。

艺术中心的这个天台是与亚拉拉特山合影的最佳地点

从天台沿着台阶上到山顶广场,顶部是亚美尼亚苏维埃50周年纪念碑,这座纪念碑还是苏联时期留下的。那时的埃里温整座城市竖立的都是苏维埃伟人和英雄们的雕像,今天整个城市的样貌完全放松下来了,破除了对神话出来的伟人的迷信,回归到了艺术本身。

毕竟艺术不能完全垄断在伟人手中,从民间来,经过艺术的加工后还要回到民间去。高加索“艺术之都”的美誉让这座城市展现出新颜,到底还有哪些艺术作品隐藏在城市中的街头巷尾?我在这儿卖个关子,不跟您说,您得亲自来一趟亚美尼亚,来一趟埃里温,亲身体会一下“艺术之都”的魅力。

如果您喜欢本文,如果您支持原创拒绝抄袭,请帮忙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tailongg.com/ewls/4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